卦二·坤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坤”也具备“元亨利贞”四德。但与“乾”不同,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对万物有利;只在象柔顺、健行的母马般,执着于正道时;亦即,大地依顺着天,资生万物,向前奔腾不息的情况下,才会有利。又,天体向右转,地球向左转,大地虽然反天体运行的方向逆转,但仍然依顺天的法则变化,正如同母马,喜欢逆风奔驰,却又性情柔顺;所以,“坤卦”以母马为象征。
君子前进,必有所为,但领先则迷失,随后才能有所得,有主宰,因而有利。因为“乾”是主导,“坤”顺从,唯有追随“乾”,才不会迷失。就象思想领导行动,才能把握正确方向。
依八卦的方位,西方是“坤”“兑”的卦位,南方是“巽”“离”的卦位,都属于阴;所以,往西南方,可以得到同属于阴的朋友。东方是“艮”“震”的卦位,北方是“乾”“坎”的卦位,都属于阳;因而,往东北方,就会失去同属于阴的朋友。一说,月初的夜晚,月亮由西南方升起,由亏而盈,得到光明;然后,由盈而亏,在月尾的早晨,月亮于东北方消失,失去光明;是以月亮盈亏的方位来解释。总之,行动必须正大光明,才能获得正义力量的支持。
最后的结论:只要安详地执着于正道,就会吉祥。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彖传”是就“卦辞”原有的含意,加以阐扬。首先以“至哉”赞美“坤元”。
“至”是至高、至大的意思,在语气上,比赞美“乾元”的“大哉”,层面稍低。“坤元”是大地功能的开始,生成万物的根元。乾卦用“万物资始”,坤卦用“万物资生”,“始”指生命的开始,“生”指生命的完成,层面也有差异。大地的功能开始,所以形成万物的生命,是由于顺从承受天的法则。以上解释“坤元”。
大地深厚,负载万物,具备无穷的德行。包容、广阔、光明、远大,使各种类的物,都能顺利地生长。以上解释“亨”。
雌性属于阴;因而,母马与大地同类,具有在地上奔驰的无限能力,而且性情柔顺、祥和、纯正,并且执着。君子应当效法,这种以母马为象征的大地的德行。以上解释“利贞”。
领先会迷失路途,随后才能顺利的找到常规。西南方向,可以得到朋友的协助,因为是与同类同行;东北方向,将失去朋友;所以,必须与同类同行,最后才会吉庆。安祥并且坚持纯正,所以吉祥,因为符合大地无穷的德行。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是“象传”解说“卦辞”的“大象”部分。因为地也只有一个,所以将上下卦一并解释。
“坤”象征大地的形势;君子应当效法大地,以宽厚的德行,负载万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初六”在坤卦最下方,开始的第一爻,是老阴,亦即有变化成阳爻的可能性。“象曰”是“象传”解释“爻辞”的“小象”部分。自坤卦开始,将“小象”分割,附在各“爻辞”之后,以便于阅读。原则上,并与“爻辞”一并解释。
“初六”是坤爻最下方的阴爻,以“履霜,坚冰”象征。在这一最低的位置,阴气凝结成霜,但到了降霜的季节,不久寒冬即将来临,结成坚冰。所以,当踏到薄霜时,就应当想到,结冰的季节就要来了。这是以大地的现象,说明阴阳的消长,在这一地位,阴气开始伸长,阳气逐渐消失。
“驯”是顺从;“致”是尽的意思。阴气开始凝结成霜,依大地的法则,顺序下来,就到达结冰的季节了。
这一爻,说明见微知著的道理。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是阴爻,“二”已升到偶数的阴位。阴爻阴位得正,又在下卦的中位,所以中正,最纯粹。
这一爻,以大地的形势说理。大地一直向前延伸,古代说天圆地方,又极为广大;所以用“直”“方”“大”形容。以大地的德行来说,固执纯正是“直”;有整然的法则性是“方”;顺从天的德行是“大”。只要具备“直”“方”“大”的德行,不需要学习,也不会不利。
“象传”说:“六二”这一爻的行动,顺从大地的法则,一直向前,不需要学习,也不会不利;这正是大地法则的光明伟大。
这一爻,说明直率、方正、宽大,为做人的基本态度。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三”是阴爻,在奇数的阳位,是从属的地位,但仍然保有积极的能力。不过,“三”在下卦的最高位,已不能永远不变。
“章”是美丽的文采,必须含蓄,才能继续保持纯正。不过,美丽的文采,难以长久隐藏,随着时间,会被发现,或许不得不跟随君王,从事政务。但不可重视个人的成就,最后才能有结果,这正是智慧的光明远大。
这一爻,说明含蓄。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四”是阴爻,在偶数的阴位,却是上卦的最下位,虽然得正,但不得中,过于阴柔,仍然是危险的位置。
“括囊”,是将口袋收紧。象征处于危险的地位,应当收敛,谨言慎行,才不会发生过错。虽然得不到赞誉,却可避免灾祸。
在《荀子》“非相篇”中,将“括囊无咎,无誉”,指为“腐儒”,解释成乡愿。不说话,虽然不会犯错,但也不值得称赞。
这一爻,说明收敛。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左传》昭公十二年的记事中,有以下的一段话:南蒯谋反,占筮出现这一坤卦“六五”,非常高兴。但子服惠伯却规劝他说:“如果是忠信的事,则可;不然必败。”接着解释这一爻辞说:“黄是中色,裳是下饰……”这是最古老的解释。
我国古代自然哲学的五行说,认为构成物质的元素,为木、火、土、金、水;以颜色来说,各相当于青、赤、黄、白、黑;以方位来说,各相当于东、南、中、西、北。因而,黄是土,亦即大地的颜色,也是中央的颜色。五行的说法,虽然盛行在春秋战国以后,但渊源很早,难以完全否定。
“六五”在上卦的中位;因而以黄色象征。但在奇数的阳位,并不正,所以用“裳”比拟。“裳”是装饰性的下衣,比拟谦逊的态度。“黄裳”象征中庸谦逊的态度;所以说最吉祥。“文”是美丽的文采;具备象黄色下衣般的中庸谦逊的美德,最吉祥,因为内在的文采,自然会流露于外。
黄色的下衣,是命士以上的身份的人,穿黑色礼服时,穿在下面的衣服,下士穿杂色的下衣。上衣长,罩在下衣的外面,再束带。“文在中也”是说美丽的下衣,隐藏在上衣的下面,用来比拟内在的美德。
这一爻,说明谦逊。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上六”已到达六爻的最高位,又是偶数的阴位,而坤卦又全部是阴爻;因而,阴已旺盛到极点,是在阴极反阳的地位,不能不与阳争。阴阳相争,亦即小人与君子,邪恶与正义相争,结果两败俱伤。所以,用两条龙在野外战斗,流着黑黄色的血来象征。天玄地黄,天地相争,所以流的血是黑黄色。
龙所以在野外战斗,是因为穷途末路,迫不得已,当然凶险。一说,这是象征暴君纣王的灭亡。
这一爻,说明极端阴柔,必然凶险。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用六”是指占到坤卦,六爻都是变爻,有可能全部变为阳爻时的断语。“用六”与乾卦“用九”的用意相同,即善于运用坤卦六爻的变化法则,不要被变化拘束。但不同的,乾卦“用九”,是指善用阳刚,如天的法则,创始养育万物,而不求报偿,具有主体性。而坤卦“用六”,则是运用阴柔,如顺从承受天的法则,生成负载万物,是属于从属的地位。因而,坤卦“用六”,就必须坚定的永远坚持纯正,目光远大,才能获得有利的结果。
这一爻,说明用柔的法则,以执着纯正为先决条件。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以下,是“文言传”将“彖传”的解释,进一步延伸,以儒家的伦理来阐扬。
“坤”亦即大地的法则,极柔,但行动时则刚强;极静,但德行方正;随后而有所得,在于遵守主从关系的常规;能包容万物,而且使其生长光大。“坤”的法则,岂不非常柔顺吗?承受天的意志,而依时序运行。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这一节,解释“初六”的“履霜坚冰”。
积善的人家,必然有多余的吉庆,遗留给子孙;积恶的人家,必然有多余的灾殃,遗留给后代。臣下杀死君王,儿子杀死父亲,并非出自一朝一夕的偶然,而是逐渐累积的必然,由于能辨别是非,而不及早辨明处理的缘故。所以,《易经》说:“踏到霜时,坚冰就要来了。”这是必然会发生的结果。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这一节,解释“六二”的“直、方、大”。
“直”即正,“方”指义。君子以敬慎的态度,使内心正直;以正义的准则,为外在行为的规范;只要确立敬慎与正义的精神,他的德行,就不会孤立。所以说:只要正直,有原则、宽大,用不着学习,也不会有不利;自然对自己的行为,就不存有疑惑了。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这一节解释“六三”的“含章”。
阴柔虽然是美德,但要含蓄隐藏;用来从事君王的政务时,不可以居功。这是大地的原则,为妻子的原则,为臣下的原则,亦即在从属地位时必须遵守的原则。大地的原则,生育万物,而归功于天;所以,在时序的交替中,能够有始有终。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这一节,解释“六四”的“括囊”。
在天地的自然变化中,草木茂盛;如果天地闭塞,则贤能的人,就隐避了。所以,《易经》中的:“收紧袋口,不会有过失,但也不会有荣誉。”是说言行应当谨慎。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这是解释“六五”的“黄裳”。
君子应当象黄色,位居中央,通情达理,则通达四方,条理分明。应当使自己保持在正当的地位,则美德就具备于身体内部,自然畅达于四肢,而能行动自如。应当使美德向外表现在事业上,这才是美的极致。
子思著《中庸》,其概念显然得自这一“黄中”的观点。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上六”阴已经到达极盛的地位,因而一反顺从阳的原则,反而猜疑阳,必然发生战斗。这是由于阴已经势极,误以为阳巳经消失,自己就是阳,君子、忠臣;其实阳依然存在,仍然象潜伏的龙,正在待机而动。虽然阴已经盛极一时,但依然未脱离阴的本质;仍然是有血缘的同类的阴,是假的阳,伪君子奸雄。黑黄色,本来就是天地混杂的颜色,天是黑色,而地是黄色。龙流着黑黄色的血,是说阴与阳,亦即君子与小人、正义与邪恶,两败俱伤。
坤卦,阐释地的法则。在宇宙创始万物的过程中,天创生万物,地负载完成生命。地的法则,是安详与纯正,柔顺的遵循天的法则,而刚毅行动;安静的谨言慎行,但行动方正;追随而不超越;包容而不排斥;具备至柔的性格,这正是为人的基本态度,应当见微知著,了解一切结果,都有累积而成的必然性,必须防患于未然。应当直率、方正、宽大,含蓄而不炫耀,收敛而言行谨慎,谦逊坚持中庸的原则。应当外柔而内刚,外圆而内方。然而,用柔的原则,也不可以极端,极端必然凶险。必须深切体认主从关系,坚持纯正,冷静客观,通权达变,掌握变化,柔而能刚,善用柔的法则,才能够逢凶化吉。
卦三·屯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乾”是天,“坤”是地,天地交会,万物开始生成,充满于天地之间。因而,在乾、坤二卦之后,接着是这一卦,命名为“屯”,象征生的开始、充满与艰难。
天地的生机,酝酿于冬季,草木萌芽,开始于寒冬,但却生气蓬勃,不畏艰难,意志坚定,祥和地,纯正地,创始了生命。所以说,屯卦也具备创始、亨通、祥和,坚贞,亦即“元、亨、利、贞”四种德行。然而,草木刚刚萌芽,非常脆弱,仍然不能利用,也没有用处;因而“勿用”,不可轻举妄动。
不过,当草木萌芽之后,就坚定的成长,冬去春来,从此茁壮,欣欣向荣,前途不可限量。以人事比拟,只要锲而不舍的继续奋发进取,就有奠定公侯基础的有利条件,所以说“有攸往,利建侯”。
以卦形来说,屯卦的下卦“震”,象征雷,作用是动;上卦“坎”,象征水、雨、云,作用是陷,险;所以,全卦象征天地相交创始万物时,必然艰难而且危险。但由于果敢毅然行动,也有平安度过的可能。不过,前途仍然艰险,必须坚持纯正的初衷,不可轻率冒进。
又,屯卦最下方开始的“初九”,是在一群阴爻的下方,为这一卦的主爻,只要毅然前进,就希望无穷。何况屯卦与乾卦、坤卦同样的,四德具备,这是其他各卦少有的情形,所以占断仍然是“吉”。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乾”全部阳爻,是纯阳的卦;“坤”全部阴爻,是纯阴的卦;全卦象征刚与柔开始相交,发生创始时期的艰难现象。
“震”的作用是动,“坎”的象征是险。所以说,是在危险中行动,想要“大亨”,畅行无阻,就必须“贞”,坚定纯正的初衷。
“震”又象征雷,“坎”又象征雨,雷雨一旦行动,遍地大水满盈,象征这是天地初创,尚且杂乱无章的苦难时期。以人事比拟,这虽然是适宜创建公侯基业的有利时期,但也不安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经纶”是织布时理顺纱线的意思,用以比喻策画经营。云是雨的前兆,所以说上卦“坎”是“云”,下卦“震”是“雷”,云与雷合成屯卦,以象征天地初创的苦难时期,君子应当以天下为己任,负起画划经营建立秩序的责任。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磐”是大石,“桓”是树名,大石压住草木,阻碍生长,“磐桓”比喻前进不得,踌躇的意思。
“初九”阳爻,但在最下方开始的位置;因而,虽然刚健,却处于困顿的苦难状态。不过,下卦“震”,有动的作用;“初九”又与上卦的“六四”,阴阳相应,当然会奋发前进。然而,“六四”在上卦“坎”亦即陷、险的最下方,是危险的陷阱,以致“磐桓”,不得不踌躇。虽然如此,但“初九”阳爻阳位得正,态度坚贞,仍然有利。
“初九”是屯卦的开始,意义重大。阳爻位于阴爻的下方,以人事比拟,正是有才能,又正当有利于建立公侯基业的草创时期,前途大有可为。
所以“象传”说:虽然踌躇,但志向、行为纯正,只要不高高在上,能够与基层群众亲近,就可以大得民心,获得拥戴。
这一爻,说明草创苦难的初期,虽然使人踌躇,但也正是建功立业大有为的时期;正当即有利。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如”与若、然相同。“屯”是困顿、困难。“邅”,是进进退退。“乘马”是四匹并列的马;“班”是行动不一致。在《左传》中,有将脱离行列的马,称作“班马”的用法。“字”依据《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亦即,古时男子成年戴冠,女子出嫁用簪将发束起,这时,于本名以外,再起一字(号),以便于别人称呼,不必直呼姓名;因而,女子出嫁说是“字”。不过,另有一说,古代没有将出嫁说成字的用法,应当作怀孕解。
“六二”阴爻阴位,而且在下卦的中位,所以中正;又与上卦的“九五”,阴阳“相应”,应当结为夫妻。不料“六二”又恰好在阳刚的“初九”上方,非常接近,以致“屯如”“邅如”,进退两难了。就像并列的四匹乘马,脚步不一致,难以顺利前进。
又象征“初九”强横,胁迫“六二”下嫁,但“六二”贞烈,等待十年之久,才摆脱“初九”的纠,终于与相应的“九五”结合。
“象传”说:“六二”的困难,是位于阳刚的“初九”的近上方。十年才嫁,这是反常的现象。
这一爻的含义,说明在艰难的困境中,必须意志坚定,不为威武所屈,不被反常的现象动摇。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即”是就、近。“虞”是古代管理山林的官名。“舍”同捨。“禽”同擒,当猎物解。“吝”有惜、恨、耻的含义,比“悔”的程度高,接近“凶”。
“六三”阴爻阳位,因而不满,想要妄动。但“六三”既不正,也不中,又与“上六”同是阴爻,也不相应,轻率冒进,必然陷入困境。
以打猎追逐“鹿”来比拟。如果没有管理山林的人响导,就不免会迷失在林中了。因而,君子应当机警,不如舍弃,如果冒然前往,就会有迷失被困在林中的耻辱了!
“象传”说:追鹿没有响导,是盲目的追逐猎物。君子应当舍弃,前往会耻辱,因为将无路可走。
这一爻,说明应当知机,明辨取舍,不可盲目行动。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六四”阴爻,本来与下卦的“初九”阴阳相应;但却与上卦的“九五”过于接近,由于“初九”“九五”的相互牵制,使“六四”意志动摇,犹如脚步不一致的四匹乘马,进退两难。然而,“六四”毕竟与“九五”接近,只要向前去“求”,就能够结合,所以说吉祥,没有不利。
“象传”说:向前追求,状况才能够明朗。或者,向前追求,才是贤明的态度。
这一爻,说明当进退两难,抉择时困难,应当采取积极的态度,惟有结合同志,向前追求,才能使状况明朗化。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屯”是将难的意思当作动词用。“膏”是油脂,转为恩泽的意思。
“九五”中正,又在最尊贵的“五”位;然而,却陷在上卦“坎”的险陷的正中央,以致行动困难。
“九五”本来与“六二”阴阳相应;可是“六二”阴柔,没有力量给以应援,不足以解困。何况阳刚的“初九”,又在最基层受到拥护。以致“九五”被困重阴中,孤立无援。所以“屯其膏”,纵然有能力,也难以施展。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是小事,保持纯正,还会吉祥;如果是大事,即或保持纯正,也难免凶险。
“象传”说:在这种状况下,纵然要施展抱负,前途也未必光明。
这一爻,说明在孤立无援时,应当退守自保,不可逞强冒进。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涟”是落泪。“上六”阴柔,却上升到极点,已经是日暮途穷的时刻。与下卦的“六三”,同属阴爻;不能获得应援,以致陷于进无可取,退无可守的绝境;因而忧惧,血泪涟涟。
“象传”说:在这种状况下,又怎么能长久呢。
这一爻,以物极必反告诫。在《易经》中,反复不断的以“满盈”提出警告。
屯卦,阐释天地草创,接着来的,是秩序尚未建立,混乱不安的苦难时期,但也是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当此草创时刻,充满危机,必然踌躇,难以把握方向;必须坚定纯正的信念,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因而,必须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不可因一时反常现象而动摇;应当明辨果断,知道取舍,不可轻举妄动。当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时,应当积极进取,才能使状况明朗,找到出路。当孤立无援时,应当退守自保,先求安全,再求发展。最后再以满盈告诫,物极必反,应知适可而止。
卦四·蒙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屯卦的卦形,倒转过来就成为蒙卦。这种相互对称的卦形,称作“相综”“综卦”“覆象”或“反卦”,有彼此相反相成的性质,须相互参照。
这一卦,下卦“坎”,象征水、险;上卦“艮”,是山的形象,有止的作用。所以,蒙卦的卦形,是山下有险,昏蒙的场所。又,下卦是险,上卦是止,意味着内心恐惧,对外抗拒;象征幼稚愚昧,所以命名为“蒙”。
这一卦,以下卦的“九二”为主体。这一爻,刚爻得中,又与“六五”阴阳相应,具备启蒙的力量;因而“亨”,可以畅行无阻。
“匪”同非,“我”指“九二”,“童蒙”为幼稚蒙昧的人,指“六五”。以下说的是占筮,但也可以看作教育的原则。并非我去求蒙昧的幼童,而是蒙昧的幼童来求我教导。《礼记》“曲礼”中也说:“礼,闻来学,不闻往教。”就像问卜一般,应当诚心诚意去求教,第一次告诉他,如果二次、三次来麻烦,就成为“渎”,亦即冒犯,就不再告诉他。
启蒙的工作,原则上必须动机纯正,坚持到底;所以“贞”才有利。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彖传”说:蒙卦的形象。是山下有险,因为危险,停止不前,所以蒙昧不明。
蒙卦所以说的亨通,是由于行动切合时机,而且把握不偏激的中庸原则;所以能够畅行无阻。
不是我去求蒙昧的幼童,而是蒙昧的幼童前来求教于我;是由于志同道合,彼此感应。初次来求教,告诉他;是由于他心存刚毅,符合中庸的道理。再三前来,就成为冒犯,冒犯,就不再告诉他;是因为他蒙昧,而且也冒犯了他自己当初求教的初衷。
启蒙是为了培养正道,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
另外,在《礼记》《中庸》中,也有“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的说法。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蒙卦的上卦“艮”,象征山;下卦“坎”,象征水。所以,“象传”以山下流出泉水,说明蒙卦的形象。
山下流出泉水,犹如启蒙幼童,开始是潺潺细流,最后成为滔滔江河,滋生万物。因而,君子应当效法这一卦的精神,以果敢的行动,培育品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刑”是惩罚,有纠正的含义。“桎梏”即刑具,又作拘束解。“说”与脱同。
“初六”是阴爻,又在开始最下方的位置,是最幼稚蒙昧的时期。所以,必须“发蒙”,启发蒙昧。
启蒙,开始要使用刑罚纠正罪恶,这是有利的。然而,刑罚的作用,只在利用刑具告诫,期望刑期无刑,脱去刑具。如果一味严刑重罚,超出限度,反而引起反抗,招来羞辱。
“象传”说:利用刑罚以纠正过失,是有利的;但这是指启蒙的最初阶段,首先要端正法则,法比罚重要。
这一爻,说明教育开始应当严厉,但不可过当,并应当先订立规范。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包”是包容的意思。“九二”是下卦惟一的阳爻,亦即惟一刚健的力量,是下卦的主体,负有统率其他各阴爻的使命,与启蒙的责任。但由于教导的对象众多,资质不同,不能强求一致,应当包容。“九二”虽然刚健;但在下卦的“中”位,性格中庸,能够包容,所以吉祥。
由另外的角度看,“九二”与”六五”阴阳相应。“二”是阳,相当于丈夫;“五”是阴,相当于妻子;丈夫能够包容,所以娶妻吉祥。
以家庭来说,“六五”相当于父,“九二”相当于子。但“六五”柔弱,不能负起一家的责任,而“九二”刚健,又能包容,便可以家庭兴旺。
“象传”说:儿子所以能够负起家庭的责任,是由于“九二”能够与“三”“四”“五”的阴爻接近,并且包容的缘故。
这一爻,说明教育应当包容,有教无类。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六三”,阴爻阳位不正,离开“二”也不中,虽然与“上九”的阳爻相应,但却紧接在“九二”之上。既向往“上九”,又舍不得“九二”,因而失去主张。
以女人比拟,见到刚健有财势的“金夫”,就忘了自己,失去主张,娶这样的妻子,当然不会有好结果。
“象传”,说:不可以娶这样的妻子,因为以后不会顺利。
“顺”也解作慎。古代顺与慎通用,例如《荀子》“修身篇”中,就将“慎墨”写作“顺墨”。因而“行不顺也”,也解释成行为不会检点。
这一爻,强调教育应坚定信念,不可见异思迁。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六四”是阴爻,可以相应的“初六”,也是阴爻,距离阳爻“九二”又远,得不到援助;因而,蒙昧困顿,十分懊恼。
“象传”中的“实”,指“九二”。阳爻的性质,积极、充实;阴爻的性质,消极、容忍;因而阳实阴虚。“六四”所以会蒙昧困顿,是由于脱离现实,以致孤立无援。
这一爻,强调教育不可脱离现实,好高鹜远。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六五”虽然也是阴爻,但得中,高居“五”的尊位,上方有阳刚的“上九”相比,下方又与阳刚的“九二”相应,是上下都有应援的形象。所以,是在待变、将变、适变的阶段,一旦变成阳爻,风调雨顺,必然大吉大利。
所以说:“六五”虽然幼稚蒙昧,但虚心,能够接受教导,因而吉祥。
“象传”说:童蒙所以吉祥,是由于顺应“巽”。“巽”是谦虚的意思,兼指上卦可能变成巽卦。
这一爻,强调教学都应当谦虚。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上九”阳刚,又在最高的位置,以启蒙的态度来说,过于刚强;所以说“击蒙”,攻击蒙昧的意思。然而,攻击对启蒙虽然嫌过度,但对防止外来邪恶的诱惑,却有利。
“象传”说:以刚强的态度,防止外来的邪恶,对教导与被教导的人都有利。又以卦象来说,最上层有刚强的“上九”对外,内部又有刚强的“九二”巩固,上下相互应援,所以说“顺”。
这一爻,说明阳刚的效用,只宜对外,不宜对内。
蒙卦,阐释当草创时期,秩序尚未建立,处于混乱蒙昧的状况,危机四伏,使人内心恐惧,产生抗拒心理,以致重私利,轻公益,趋向保守,缺乏进取心。因而,启发民智,为治国平天下的首要工作。而教育的原则,首重自然感应,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不可强求。教育为百年大计,应把握不偏不激的中庸原则。教育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工作,动机必须纯正,而且坚持到底。
教育应当严厉,但也应适度,过严反而抗拒。应当包容,有教无类,应当坚定信念,贯彻始终,不可见异思迁。必须切合实际,不可好高鹜远。不论教与学,均应谦虚,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彼此受益。而且应当内柔外刚,对内应当兼容并蓄,对外来的邪恶,则应断然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