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要道章第十二①
【原文】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②。教民礼顺,莫善于悌③。移风易俗④,莫善于乐⑤。安上治民,莫善于礼⑥。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悅;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⑦,而千万人悦⑧。所敬者寡,而悦者聚。此之谓要道矣。”
【注释】
①广要道:推广、阐发“要道”二字的义理,即进一步讲述为什么说“孝道”是至为重要的道德。②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孔子认为,孝道就是热爱自己双亲,由此进而推及热爱别人的双亲,人民之间就能亲爱和睦.孔传:“孝行著而爱人之心存焉,故欲民之相亲爱,则无善于先教之以孝也。”③教民礼顺,莫善于悌:“悌”就是敬重并服从自己的兄长,由此进而推及敬重并服从所有的长上,人民之间就能有礼、讲理。④移风易俗:改变旧的,不良的风俗习惯,树立新的、合乎礼教的风俗习惯。⑤莫善于乐:乐,音乐。儒家学者认为,音乐生于人情人性,通于伦理道德,因此,君王可以利用音乐,转移风气,引道人民接受新的风俗习惯。《乐记·乐施章》:“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风移俗易,故先王著其教焉。”(《史记·乐书,)《白虎通·礼乐》;“王者所以盛礼乐何?节文之喜怒,乐以象天,礼以法地,人无不含天地之气,有五常之性者,故乐所以荡涤,反其邪恶也;礼所以防淫佚,节其侈靡也。故《孝经》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⑥莫善于礼:儒家学者认为,礼的作用是“正君臣父子之别,明男女长幼之序”,即维护社会固有的秩序和等级制度。《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爭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运》说:“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治政安君也。”⑦一人:指父、兄、君,即受敬之人。⑧千万人:指子、弟、臣。千万,只是举其大数而已。
【译文】
孔子说:“教育人民相亲相爱,再没有比孝道更好的了;教育人民讲礼貌,知顺从,再没有比悌道更好的了;要改变旧习俗;树立新风尚,再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使国家安定,人民驯服,再没有比礼教更好的了。所谓礼教,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敬”字而已。因此,尊敬他的父亲,儿子就会高兴;尊敬他的哥哥,弟弟就会高兴;尊敬他的君王,臣子就会高兴。尊敬一个人,而千千万万的人感到高兴。所尊敬的虽然只是少数人,而感到高兴的却是许许多多的人。这就是把推行孝道称为‘要道’的理由啊!”
广至德章第十三
【原文】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①。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②。’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③?’’
【注释】
①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家至,家家亲自都到。日见:每天都见面。郑注:“言教非门到户至,而日见而语,但行孝于内,流化于外也。”又:“天子父事三老,兄事五更。”《礼记·祭义篇》:“祀乎明堂,所以教诸侯之孝也。食三老五更于大学,所以教诸侯之悌也。祀先贤于西学,所以教诸侯之德也。耕籍,所以教诸侯之养也。朝觐,所以教诸侯之臣也。五者,天下之大教也。食三老五更于大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总干,所以教诸侯之悌也。是故,乡里有齿,而老穷不遗。强不犯弱,众不暴寡,此由大学来者也。”②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恺悌,慈祥和易的。《礼记》:“子言之,君子之所谓仁者,其难乎!《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恺以强教之,悌以悦安之。乐而无荒,有礼而亲,威庄而安,孝慈而敬。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③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乎:顺民,适合民心,顺应民意。意思是没有至高无上的德行,谁能有这样伟大的顺应民心的力量呢?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孝道教化人民,并不需要亲自沿着家家户户讲述孝的意义,而是以自己日常的孝行感化人。君子教化人民都能够推行孝道,为的是要人民尊敬天下的父母。君子教化人民都能够推行悌道,为的是要人民尊敬天下的兄长。君子教化人臣奉守为臣之道,为的是要为臣的尊敬天下的君王。《诗经·大雅》上说:‘和乐有礼的君子,不愧是人民的父母。’要不是具有推行孝道这至高无上的美德,谁能有这样伟大的顺应民心的力量呢!”
广扬名章第十四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②;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③;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④。是以行成于内⑤,而名立于后世矣⑥。”
【注释】
①广扬名:推广、阐发首章“立身行道,扬名后世”所说的“扬名”的义理,即进一步讲述行孝和扬名的关系。②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这是儒家学者“移孝作忠”的理论。孔传;“能孝于亲,则必能忠于君矣。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也。”黄道周《孝经集传》说:“所谓治国在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③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孔传:“善事其兄,则必能顺于长也。忠出于孝,顺出于弟。”④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指家务、家政管理得好,就能把管理家政的经验移于做官,管理好国政。孔传:“君子之于人,……内察其治家,所以知其治官。”⑤行成于内:行,指孝、悌、善于理家三种优良的品行。内,家内。⑥名立于后世:由于在家内养成了美好的品德,在外必能成为忠臣,成为驯顺可靠的部下,成为善于治理一方的行政官员,因而,就能扬名于后世。立,树立,这裹指名声长远地流传。
【译文】
孔子说:“君子奉事父母能尽孝道,因此能够将对父母的孝心,移作奉事君王的忠心;奉事兄长知道服从,因此能够将对兄长的服从,移作奉事官长的顺从,管理家政有条有理,因此能够把理家的经验移于作官,用于办理公务。所以,在家中养成了美好的品行道德,在外也必然会有美好的名声,美好的名声将流传百世。
谏诤章第十五①
【原文】
曾子曰:“若夫慈爱②、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③。敢问,子从父之令④,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⑤,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⑥,虽无道,不失其天下⑦;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⑧;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⑨;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⑩。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注释】
①谏诤:谏,规劝君王、尊长、朋友,使之改正错误。诤,以直言相劝。②若夫:连词,表示他转或提起,此处可译为像那些。③闻命:谦词,意思是说对师长的教导已经领会了。④从父之令:听从父母的命令或指示。《庄子·田子方》“先君之令。”《释文》“令本作命。”⑤是何言与:这是什么话?是,代词。与,语气词。⑥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争,同“诤”。诤臣指能直言谏诤之臣。郑注:“七人者,谓太师、太保、太傅、右辅、左弼、前疑、后丞。考此七字,非专指七人,而不得增减也。”此处七人,非实数。⑦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虽,即使。无道,没有仁政。这句的意思是即使他一时缺乏德政,也不会失去天下。⑧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白虎通·谏静篇》:“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荀子·子道篇》:“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⑨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司马光曰:“士无臣,故以友争,益者三友。言受忠告,则其身不离远于善名矣。”《论语·季氏篇》:“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令名,好的名誉。⑩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论语·里仁篇》:“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曲礼》:“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曾子·大孝篇》:“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论父母以道。”又《事父母篇》:单居离问于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爱而敬。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已。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辩。争辩者,作乱之所由兴也。”又《立孝篇》:“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微谏不倦,听从而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郑注云:“君父有不义,臣子不谏诤,则亡国破家之道也。”又云:“委曲从父母,善亦从善,恶亦从恶,而心有隐,岂得谓孝乎?”
【译文】
曾子说:“听您阐述慈爱、恭敬、安亲和扬名的各种孝道后,我都明白了。很冒昧地再请问,作儿子的若一味听从父亲的命令,这样能算是孝吗?”
孔子说:“这是什么话呀?这是什么话呀?从前,天子身边设有直言相劝的谏诤的臣子七人,即使天子一时触犯王道没有德政,也不会失去他的天下;诸侯身边设有谏诤的臣子五人,即使诸侯一时触犯君道,也不会失去他的封地;卿大夫身边也设有谏诤的臣子三人,即使卿大夫一时触犯臣道,也不会失去他的乡邑。一般的官吏若有谏诤的好友,就能保住一个美好的声誉;做父亲的若有能谏诤的儿子,他就不会陷于不义的行为中。因此,做儿子的若看到父亲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直言相劝;为人臣的若看到君王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进言劝止。所以,只要是不义的事情,不管是什么人做的,都要大胆地直言相劝。做儿子的如果一味盲从父亲的命令,那又怎能称为孝子呢?”
感应章第十六①
【原文】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②;事母孝,故事地察③;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⑤;必有先也,言有兄也⑥。宗庙致敬⑦,不忘亲也。脩身慎行,恐辱先也⑧。宗庙致敬,鬼神著矣⑨。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⑩,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注释】
①感应:互相影响,交感相应。这里指孝悌之道,可以通于天地之神,神明受到感动而降下福祐。“感应章”,古文本及石台本皆作“应感章”。②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明王,圣明的、英明的君王。这裹是说,明王能够孝顺地奉事父亲,也就能够虔敬地奉事天帝,祭祀天帝,天帝能够感受,能够明了孝子的敬爱之心。孔传:“孝,谓立宗庙,豐祭祀也。”③事母孝。故事地察:逭裹是说,明王能够孝顺地奉事母亲,也就能够虔敬地奉事地神,祭祀地神,地神能够感受,能够清楚孝子的敬爱之心。④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明王能明察天之道,明晓地之理,以奉事父母的孝顺奉事天地,天地之神也就能明察明王的孝心,充分地显现神灵,降下福祐。神明,指天地神灵。彰,显著,明显。古文本作“鬼神章矣”,“章”通“彰”。⑤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这是说天子虽然地位尊贵,但是必定还有尊于他的人,那就是他的父辈。郑注:“虽贵为天子,必有所尊,事之若父,即三老是也。”唐玄宗注:“父谓诸父。”孔传说,父是死去的父亲。参见下注。⑥必有先也,言有兄也:这是说天子必还有长于他的人,那就是他的兄辈。郑注:“必有所先,事之若兄,即五更是也。”唐玄宗注:“兄谓诸兄.”古文本自“故虽天子”起,作:“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必有长也。”文字与句读和今文本都不同。意思是;天子虽然地位尊贵,但是必定还有尊于他的人,那就是说,他还有父辈,那是他的前辈,他还有兄辈,那是他的长辈。⑦宗庙致敬:在宗庙祭祀先祖、亡父,充分地表达崇敬的心情。⑧恐辱先也:先,先人,先祖。日本足利本此句作;“恐辱先祖也”,太宰本同今文本。⑨鬼神著矣:著,一说,昭著之意,指神灵显著彰明。一说,就位,附著之意。指鬼魂归附宗庙,不为凶厉,从而祐护后人。⑩光于四海:光,通“横”,充满,塞满。《礼记·祭义》:“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尚书·尧典》:“光被四表。”《汉书》引作“横被四表”。无所不通:古文本作“无所不暨”。“暨”,及,到达。“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语出《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原诗歌颂周文王和武王的显赫的武功。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指包括了东西南北的四面八方。思,语气词。服,归服,服从。关于方位的顺序,邢疏引皇侃说云:“自言西者,此是周诗,谓化从西起,所以文王为西伯,又为西邻,自西而东灭纣。”按,古文本作:“自东自西,自南自北,亡思不服。”《礼记·祭义》:“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颇疑后人据曾子放诸四海:束西南北顺序而改《诗经》。又,敦煌遗书伯3428等今文本也有作“自东自西”顺序的。
【译文】
孔子说:“从前,圣明的天子,奉事父亲非常孝顺,所以也能虔敬地奉祀天帝,而天帝也能明了他的孝敬之心;他奉事母亲非常孝顺,所以也能虔敬地奉祀地神,而地神也能洞察他的孝敬之心;他能够使长辈与晚辈的关系和顺融洽,所以上上下下太平无事。天地之神明察天子的孝行,就会显现神灵,降下福祐。虽然天子地位尊贵,但是必定还有尊于他的人,那就是他的父辈;必定还有长于他的人,那就是他的兄辈。在宗庙举行祭祀,充分地表达对先祖的崇高敬意,这是表示永不忘记先人的恩情。重视修养道德,行为谨慎小心,这是害怕自己出现过错,玷辱先祖的荣誉。在宗庙祭祀时充分地表达出对先人的至诚的敬意,先祖的灵魂就会来到庙堂,享用祭奠,显灵赐福。真正能够把孝敬父母、顺从兄长之道做得尽善尽美,就会感动天地之神;这伟大的孝道,将充塞于天下,磅礴于四海,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它不能达到,没有任何一个问题它不能解决。《诗经》裹说:‘从西、从东、从南、从北,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没有人不肯归顺、服从!”
事君章第十七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②,将顺其美,匡救其恶③,故上下能相亲也。”
《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④?中心藏之⑤,何日忘之?”
【注释】
①事上:事奉君王。②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进,指为朝廷做事。退,回到家里。郑注:“死君之难为尽忠。”韦昭曰:“退居私室,则思补其身过。”进思尽忠,是说出而为国家做事,要想到怎样尽忠心,没有一点虚伪不实之处。退思补过,是说回到家里,要反省修身,有没有做错事情。③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将,助。匡救,扶正补救。郑注:“善则称君,过则称己也。”司马光曰:“将,助也。”这句的意思是对于君王的美政,要帮助其推行;对于君王的过失,也要匡正补救。④遐不谓矣;遐,通“何”。谓,说。⑤中心藏之:中心,即心中。藏,隐藏。
【译文】
孔子说:“君子事奉君王,上朝时必须考虑如何尽忠职守;退朝后应当反省修身补救过失。对于君王的美政,要帮助顺从推行;对于君王的过失,也要匡正补救。这样,君臣间就能相亲相爱了。”
《诗经·小雅》上说:“心中怀着对君王的敬爱,为什么不说出来呢?要将尽忠的真诚永藏在心中,哪一天能够忘记它呢?”
丧亲章第十八①
【原文】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②,礼无容③,言不文④,服美不安⑤,闻乐不乐⑥,食旨不甘⑦,此哀戚之情也⑧。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⑨。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⑩。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注释】
①丧亲:指父母亡殁。这一章讲父母去世,孝子办理丧事和祭祀时应有的表现。②哭不偯:偯,哭的尾声迤逦委曲。不偯,是指哭的时候,哭声随气息用尽而自然停止,不能有拖腔拖调,使得尾声曲折、绵长。按,据《礼记·间传》,哭丧者应按照舆死者的关系的亲疏远近,穿着斩衰等五种不同的丧服,也有不同的表现和哭法,“斩衰之哭,若往而不反;齐衰之哭,若往而反,大功之哭,三曲而偯;小功、缌麻,哀容而已。”父母之丧,孝子服斩衰,哭的时候应“若往而不反”。孔颖达疏云;“斩衰之哭,一举而至气绝,如似气往而不却反声也。”③礼无容:容,仪态容貌。这是说丧亲时,孝子的行为举止不讲究仪容姿态。唐玄宗注说:‘触地无容。”指孝子稽顙(把额头贴近地面停留一些时间)行礼时,不讲究仪容姿态。《礼记·问丧》;“稽颡触地无容,哀之至也。”④言不文:文,指文辞方面的修饰,有文采。这是说丧亲时,孝子说话不应词藻华美,文饰其辞。⑤服美不安:服美,穿着漂亮、艳丽的衣裳。孝子丧亲,穿着华美的衣裳会于心不安,因此,丧礼规定孝子要穿縗麻。“縗”,是放在胸前的一块粗麻布,长六寸,宽四寸,“絰”,是一种粗麻布的带子,系在头上和腰上。⑥闻乐不乐:前一“乐”字指音乐,后一“乐”字指快乐。这是说由于心中悲哀,孝子听到音乐也并不感到快乐。所以,丧礼规定,孝子在服丧期内不得演奏或欣赏音乐。⑦食旨不甘:旨,美味。甘,觉得好吃。这是说即使有美味的食物,孝子因为哀痛也不会觉得好吃。《礼记·间傅》说:“故父母之丧,既殡食粥”,“既虞(下葬后)卒哭,疏食水饮,不食菜果,期(满一周年)而小祥,食菜果;又期(又满一周年)而大祥,有醯酱;中月(服丧期满之月)而禫(除去丧服前的祭祀),禫而饮醴酒。始饮酒者,先饮醴酒;始食肉者,先食干肉。”丧礼规定,服丧期间是不能吃美味食物的。⑧此哀戚之情也:哀戚,忧愁,悲哀。戚,石台本作“慼”,敦煌遗书各抄本也多作“慼”。戚,通“慼”。⑨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礼记·间传》:“斩衰三日不食。”丧礼规定,孝子三天之内不进食,三天之后即进粥食,如果悲哀过度,因为长久不吃饭而伤害了身体,也舆孝道不合。⑩毀不灭性:毁,哀毁,因悲哀而损坏身体健康。《礼记·曲礼上》:“居丧之礼,毀瘠不形。”这是说,虽因哀痛而消瘦,但是不能瘦到露出骨头。性,命。“圣人之政”,古文本“政”作“正”,孔传说:“此圣人之正制也。”正,适当,正确。制,制度,规定。丧不过三年:孝子为父母之死服丧三年。《礼记·三年间》:“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连丧也。”三年之丧,实际上是二十五个月;服丧期间,孝子单独居住在服舍(服丧的庐舍)内,不能参加政治、文化和娱乐活动。示民有终也:唐玄宗注:“圣人以三年为制者,使人知有终竟之限也。”终,指礼制上的终结。对于父母之丧,孝子虽有终身之忧,但丧礼是有终结的。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棺棹,古代棺木有两重,裹面的一套叫棺,外面的一套叫椁。椁,衣,指敛尸之衣。衾,指给死者舖、盖的被褥。据礼书,死者的地位身份高低尊卑不同,衣、衾的多寡也不同,棺,棹的厚薄、数量也不同。《礼记·檀弓上》:“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主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上周于椁。”举,举起,抬起,指将遗体放进棺木中。陈其簠、簋而哀戚之:陈,陈设,陈列。簠簋,古代盛放食物的两种器皿。丧礼规定,从父母去世,到出殡入葬,死者的身旁都要供奉食物,用簠、簋、鼎、籩、豆等器具盛放,此处只举“簠,簋”为代表。戚,或作‘慼”。擗踊哭泣:擗,捶胸。踊,顿足;或作“踴”。孔传:“槌心曰擗,跳曰踊,所以泄哀也。男踊女擗,哀以送之。”《礼记·问丧》:“动尸举柩,哭踊无数。恻怛之心,痛疾之意,悲哀志懑气盛,故袒而踊之。所以动体安心下气也。妇人不宜袒,故发胸,击心,爵踊,殷殷田田,如坏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故曰:‘辟踊哭泣,哀以送之。”古文本作“哭泣擗踊”。哀以送之:送,指出殡,送葬。《礼记·问丧》:“送形而往,迎精而反也。”把遗体送往墓地,把精魂迎回宗庙。卜其宅兆:卜,占卜,指用占卜的办法选择墓地。宅,墓穴。兆,坟园,陵园。孔传:“卜其葬地,定其宅兆。兆为茔域,宅为穴。……卜葬地者,孝子重慎,恐其下有伏石漏水,后为市朝,远防之也。”《仪礼·士丧礼》记载有“筮宅”的礼仪,命辞说:“哀子某,为其父某甫筮宅,度兹幽宅,兆基无有后艰。”然后由筮者算出卦来,观看吉凶。占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日后墓地发生变故,干扰死者。而安措之:安措,安置,指将棺椁安放到墓穴中去。措,或作“厝”,二字可通。为之宗庙,以鬼享之:《礼记·闾丧》记载,父母安葬后,“祭之宗庙,以鬼飨(通“享”)之,徼幸复反也。”这是将死者的魂神迎回宗庙的祭祀,称之为“虞祭”。邢疏说:“既葬之后,则为宗庙,以鬼神之礼享之。”享,是用酒食供奉鬼神。古文本“享”作“亨”,“亨”通“享”。孔传说,“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是指服丧三年期满后,“立其宗庙,用鬼礼享祀之也”。春秋祭祀:春秋,孔传;“言春则有夏,言秋则有冬,举春秋而四时之谊(义)存也。”生民之本尽矣:生民,人民。本,根本,指孝道。这是说,能够做好上述事情,人民就算是尽到了根本的责任,尽到了孝道。孔传:“谓立身之道,尽于孝经之谊也。”死生之义备矣:死生之义,指父母生前奉养父母,父母死后安葬、祭祀父母的义务。孔传:“事死事生之谊备于是也。”孝子之事亲终矣:古文本作“孝子之事终矣”。
【译文】
孔子说:“孝子的父母亡故了,哀痛而哭,哭得像是要断了气,不要让哭声拖腔拖调,绵延曲折;行动举止,不再讲究仪态容貌,彬彬有礼;言辞谈吐,不再考虑词藻文采;要是穿著漂亮艳丽的衣裳,会感到心中不安,因此要穿上粗麻布制作的丧服,要是听到音乐,也不会感到愉悦快乐,因此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也不会觉得可口惬意,因此不吃任何佳餚珍饈;这都是表达了对父母的悲痛哀伤的感情啊!丧礼规定,父母死后三天,孝子应当开始吃饭,这是教道人民不要因为哀悼死者而伤害了生者的健康。尽管哀伤会使孝子消瘦羸弱,但是绝不能危及孝子的性命,这就是圣人的政教。为父母服丧,不超过三年,这是为了使人民知道丧事是有终结的。父母去世之后,准备好棺、椁、衣裳、被褥,将遣体装敛好;陈设好簠、簋等器具,盛放上供献的食物,寄托哀愁与忧思,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悲痛万分地出殡送葬,占卜选择好墓穴和陵园,妥善地加以安葬;设立宗庙,让亡灵有所归依,供奉食物,让亡灵享用,春、夏、秋、冬,按照时令举行祭祀,表达哀思,追念父母。父母活着的时候,以爱敬之心奉养父母,父母去世之后,以哀痛之情料理后事,能够做到这些,人民就算尽到了孝道,完成了父母生前与死后应尽的义务,孝子奉事父母,到这裹就算是结束了。
《古文孝经》经文
开宗明谊章第一
仲尼闲居(今文无闲字),曾子侍坐(今文无坐字)。
子曰:“参(今文无)!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训字,今文作顺),民用和睦,上下亡怨(亡字,今文作无)。女知之乎(女字,今文作汝)?”
曾子辟(今文作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繇生(繇字,今文作由,生字下有也字)。复坐!吾语女(女字,今文作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亡念尔祖,聿修其德(亡字,今文作无;其字,今文作厥)。”
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然后德教加于百姓(然后两字,今文作而),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吕刑云(吕字,今文作甫):“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诸侯章第三
子曰(两字,今文无):“居上不骄(居字,今文作在),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诗》云(云字,今文作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第四
子曰(两字,今文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亡择言(亡字,今文作无);身亡择行(亡字,今文作无);言满天下亡口过(亡字,今文作无),行满天下亡怨恶(亡字,今文作无)。三者备矣,然后能保其禄位(保其禄位四字,今文无),而守其宗庙(而字,今文无)。盖卿大夫之孝也。”
《诗》云:“夙夜匪解(解字,今文作懈),以事一人。”
士章第五
子曰(两字,今文无):“资于事父以事母,其爱同(其字,今文作而);资于事父以事君,其敬同(其字,今文作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悌事长则顺(悌字,今文作敬),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爵禄(爵禄,今文作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诗》云:“夙兴夜寐,亡忝尔所生(亡字,今文作无)。”
庶人章第六
子曰(两字,今文无):“因天之时(今文作用天之道),就地之利(今文作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孝平章第七
子曰(两字,今文无):“故自天子以下(以下两字,今文无)至于庶人,孝亡终始(亡字,今文作无)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三才章第八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谊也(谊字,今文作义),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训天下(训字,今文作顺)。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谊(谊字,今文作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道之以礼乐(道字,今文作导),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孝治章第九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于(于字,今文作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圣治章第十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其亡以加于孝乎(其字,今文无。亡字,今文作无)?”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职来助祭(助字,今文无)。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是故(是故,今文作故)亲、生毓之(今文作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父母生绩章第十一
子曰(两字,今文无):“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谊也(谊字,今本作义)。父母生之,绩(绩字,今作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
孝优劣章第十二
子曰(两字,今文无):“不爱其亲(今文作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训则昏(今文作以顺则逆),民亡则焉(亡字,今文作无)。不宅于善(宅字,今文作在),而皆在于凶德,虽得志(志字,今文作之),君子弗从也(弗从,今文作不贵)。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谊可尊(谊字,今文作义),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纪孝行章第十三
子曰:“孝子之事亲乎(乎字,今文作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疾(今文作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其亲(其字,今文无)。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此三者不除(此字,今文无),虽日用三牲之养,繇为不孝也(繇字,今文作犹)。”
五刑章第十四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辠大于不孝(辠字,今文作罪)。要君者亡上(亡字,今文作无),非圣人者亡法(亡字,今文作无),非孝者亡亲(亡字,今文作无)。此大乱之道也。”
广要道章第十五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弟(弟字,今文作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民治民(安民,今文作安上),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说(说字,今文作悦),敬其兄则弟说(说字,今文作悦),敬其君则臣说(说字,今文作悦)。敬一人而千万人说(说字,今文作悦),所敬者寡,而说者众(说字,今文作悦),此之谓要道也。
广至德章第十六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者字下,今文有也字)。教以弟(弟字,今文作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者字下,今文有也字)。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者字下,今文有也字)。《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训民(训字,今文作顺)如此其大者乎?”
感应章第十七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鬼神章矣(今文作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弟之至(弟字,今文作悌)通于神明,光于四海,亡所不暨(今文作无所不通)。”
《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亡思不服(亡字,今文作无)。”
广扬名章第十八
子曰:“君子事亲孝(君子下,今文有之字),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弟字,今文作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內,而名立(今文立之下有一于字)后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