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先说一点,这就是你搞独裁统治的铁证。”
  七皇子一见刘明说让他们说具体一点,他就认为刘明这是该死,他正要找机会说出这些呢,刘明偏巧就让他详细说出来,这是瞌睡给枕头,再好不过。
  于是,七皇子就抓住机会,气势十足地指斥道:“太子你把城里的百姓组织起来,编成数个小队,让他们不分白天黑夜,轮流在城里巡逻,监视城里人的一举一动,这事儿是不是你干的?”
  “是。这事儿的确是本宫干的!”
  刘明微微而笑,略略点头地承认道。
  看模样,刘明不仅是不认为这么做有错,反而是认为,这么做太正确了,非但无错,反而有功呀!
  “那么请问太子,这是不是你搞独裁统治的最直接证明?”
  七皇子就以为终于抓到了刘明的把柄似的,紧接着逼问道。
  “不是。”
  刘明对此却是给予了否认,直接是说道。
  “这还不是独裁统治吗?你让百姓们时时刻刻生活在你的高压统治之下,一举一动皆是处在监视之中,换了你,你认为这是可以被接受的吗?”
  张昌跟着跳出来质问道。
  “太子爷呀!老朽自知有罪,这一路走来,始终未发一言,因为老朽一直都在悔罪反思。老朽有罪,遭受惩罚,也是应该,无话可说。所以,老朽对于皇上,没有丝毫怨恨。但是,到了此时,看了太子你的所作所为,老朽却是不能再继续沉默下去了。老朽必须要说句公道话。”
  老黄板竟也是跳出来,颤颤巍巍地说话起来了。
  而这也就无疑表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老东西认为机会来了。
  他之所以一直都不说话,当然是不会像他说的,这一路上都在悔罪反思。
  只不过是他没找到反击的机会而已。
  现在跳出来说话,当然也就标志者,他是找到了机会。
  这是一只不吭不哈的阴险的恶狗,轻易是不会叫的,更是不会轻易下口,如今,一旦是叫了,并且还是下口了,那么,无疑就是说明了一点,这家伙是找到了机会了。
  所以他这是要下死口了。
  “呵呵,公道话?既然是有公道话,老太师自然是不能藏着掖着的对吧?那就说吧,当众说出来。本宫在这里洗耳恭听便是了。”
  刘明还的确是没料到老黄板会在此时发难,不过,再细想想,倒是也豁然了,事情进行到这里,已是到了最后关头了,若是再不发难,那就永远没有发难的机会了,所以这老黄板又怎么可能会错失这最后的机会呢?
  所以,刘明索性就是玩味说道:“老太师,这最后的机会,你可要抓结实了,免得后悔。”
  这话里自然是充满着讥讽之意的。
  “哼哼……老朽在此多谢太子爷提醒了!”
  感受到刘明话语中的讥讽之意,老黄板则是冷笑着冲刘明拱了下手,虚情假意地道了声谢,紧接着,他便是看向众人,显出慷慨之色地大声说道:“上古圣贤治世,无为而民自化,无事而民安宁,民安而国稳定。达至于此,方才是达到了至治之境,既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轻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老黄板则是继续说道:“而今,观太子你治理万年县城,乍一看,似乎也是达到了至治之境——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可是,再细一看,却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
  “因为,太子你是动用了高压统治的手段,严密监视民众,方才达到了这种效果。别的先都不说,就说这巡逻队伍,不过是弹丸之地的一个小县城而已,竟是有着多达数支的巡逻小队来来往往。
  请问太子,这会在民众心理造成什么影响?固然,这会让民众感到害怕,因而不敢再为非作歹,以至于有丢了东西的,报官之后,还能找到。而捡了东西的,自思逃脱不掉惩罚,这才不敢隐匿,据为己有,只得是选择交公。”
  老黄板就感叹了一番,摇头哂笑道:“但是,这就是达到了至治之境的效果了吗?不!这绝不是至治之境的效果!凡此种种,看似是达到了至治之境,实现了上古贤王的治世之功。
  然而,这毕竟不是无为而化的结果,就只是高压统治,让民众畏惧害怕,才有的一种虚假景象而已。绝对是不长久的。老朽可以肯定,只要是巡逻小队不工作,这种悬在百姓头顶上的压力不存在了,那肯定就又是一切如旧,立马恢复到了原样儿了。”
  这老东西,就把自己搞的像是一个学通古今的大学者,俨然一种雄视古今,看透一切的傲人姿态,就在那里侃侃而谈,宛若是把所有人皆是当做了弟子的一般,惴惴教诲了起来。
  “老太师不愧是年高德劭,博学多才之士,这是真正的国士呀!在下才疏学浅,比之于老太师,实在是萤烛之光,难掩皓月之明。”
  “老太师学通古今,洞察幽微,深明治乱之道,乃是国之宝也。不可多得。惟愿天意重斯文,不可埋没了老太师这一番惊世之才。”
  “我等有生之年,能够聆听老太师教诲,实在是三生有幸。惟愿老太师不要过早地辞官还乡,隐居世外,务必为我大宋多多效劳几年,如此,则是上报皇上知遇之恩,下为百姓排忧解难,也是不虚负了老太师这一身才学。”
  老黄板的弟子们,见状,便是闻风而动,纷纷在那里发言起来,言语中的意思,与其说是感念老黄板的才学,倒不如说是在旁敲侧击地为老黄板鸣不平。
  别说,有了老黄板这一番发言,再加上其弟子的推波助澜,有意示威,场面上还真是显露出了一种巨大的优势来了。
  由于老黄板所倡导和赞扬的“无为而化”,的确是古之圣贤所孜孜以求的至治之境,自古及今,皆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再加之,本朝建立之初,又是有着施行无为而化的政策的历史,所以此时老黄板一经旧话重提,抬出这古之圣贤治世之道,还真是能够引起不小的反响。
  除了老黄板的弟子们的作为,不少的文武大臣、皇亲国戚以及皇族之人,皆是纷纷地附和,甚至就是赞成了起来。
  “娘的,这局面还不危险了?”
  看到这种场面,不说别人了,就是宋帝都是不免有些头皮发麻的感觉了,心里惊惊的,口中则是失声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