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那片邻居受惊了吧
  张海源把参苗放到池子后,心只放了一天,然后重又紧张起来。只要在天好的情况下,他都把船划到水里看参的情况怎么样。
  他算计了一下,到目前为止,自己放了二次苗,放了大约有十五六万头海参,而他的池子为八十亩,大约六万平米的水面,参的密度应该是每平米一头多一点,把空心砖等附着基增加的面积也计算在内,那也有每二平米一头了的。
  但现在是白天看,晚上看,他也看不出自己的参有多少来。难道是有人偷了吗?
  不对呀,参这么小,而且知道自己下了参苗也没有几个人啊,况且自己看的又这么紧,他想想这方面的可能性不大,难道是……?
  他不敢想了,拿起了电话给万局长,把大体情况给万局长讲了,万局长分析了一下,也认为病的可能性不大:“老张啊,你在看看,参这东西扎堆,多的地方都是一球一球的,对了,你那参苗是在哪买的呀?”
  张海源说:“在去青台的半路上的,大道北一家。”
  万局长听后说:“那你说的这家养殖场还是相当正规的,应该没有问题!你还得在观察观察。”
  张海源一棵心才有些放下,对,现在池子里没看见有化的参,那还是没有找到大批量藏参的地方。
  他想了想,自己把参苗买回来后,并没有放松日常管理。说心里话,他并不会养参,除了买了一本书外,其他的实践知识他是一点也不具备的。
  不过但他并不特别担心和发愁,因为他有东西邻居呀,他的东西邻居在这方面可是比自己强多了:西边李全,他舅子养过海参,实践知识那肯定是比自己多多了,或者说是轻车熟路;
  而东面是老胡,那就更不用说了,他花费重金聘请的可是某水产研究所也是在中国最早进行虾池改造进行养参试验的研究员作技术指导,也就是说他比李全还猛、还有权威性。虽然他也多次登门拜访过二位,谈话有时还显的比较投机,但是一到关键的时候人家就顾左右而言他,有些技术封锁的意思,但他却并不太在乎。
  他踞他们不远,白天他在屋外收拾一些东西,他们两个干什么他看的一清二楚。而夜间虽然是休息,但东西邻居一起来,那这些养殖池的狗们可就狂叫起来,正好自己也趁机起来用手电晃晃。他现在用的手电可不是以前用的那份只能照十来米的手电了,自从他到青台看了胡老板的池子后,他也回来买了那种强光手电,能照一百多米。当然了,此时自己起来照照可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了,邻居们虽然很不乐意,但他们却也没有办法,因为按这里的规矩,海上防盗——人人有责,所以他这么一晃,立刻就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了的。所以他现在知道了他们什么时间纳水(也就是进水的意思),什么时间放水,他又结合聊天时他们无意透露出来的一点说法:养参有么呀,也就是有潮就纳、有水就放、大进大出。
  张海源综合了自己掌握的各方面知识,他也做到每天有潮就放,有水就纳,而且是尽可能的多向自己的池子里纳入海水。所以一到放水的时间,家家户户一齐提起闸门,向里纳水。此时此刻,不管这潮是在白天还是在晚上,也不管是刮风下雨,大家都站在了各自的进水闸门前,也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是呀,自己严格按照他“偷”来的技术进行操作,也不应该在养殖技术上出现问题呀。
  就这样张海源每天都泡在池子进行观察,心里却没有多大的紧张。但他观察自己的池子没有观察出什么东西来,他却发现他的东西邻居这几天的气氛紧张而诡秘,来来往往来了不少生人,李全的舅子也每天穿上了“猛子”服,钻进水里一呆就是小半天,有时还在水里推着个泡沫箱子拣些什么,到了岸上又用桶装起来,提到堤坝上埋了起来。尽管他们在躲避别人,不想让别人看出了,但通过张海源的连续观察,又把看到的事串联起来,还是能够得出上述的结论的。而东边老胡的房头现在这几天也停了一辆小车,还有一个花白头发的人蹲在池头上手拿放大镜在对着什么猛看,然后又围着池子转悠开来,不时的对着什么指指点点。
  张海源自己这边却有了不错的观察结果,他终于发现自己的海参了,原来它们现在大部分趴在池子南边,袋子边上、网上、池内地面上有许许多多。他现在也奇怪了,当时放苗的时候基本上是均匀放的,甚至北面放的还多于南面。因为根据专家的说法:进水的一端比出水的一端好。他不明白,海参为什么会大部分都跑到南头去了,那海参在水里看起来也真像是万局长说的:一球一球的。他的心里非法高兴,因为他终于在自己的池子里发现了批量的海参,并且看到的海参还极为正常。他连续地观察了几天,也只发现一个参有化皮的现象,他马上把它捞了出来,进行深埋处理。
  而这几天里,他的东西邻居们也换了一种方式,他们用小船载着一个大箱子,里面像是装满了某种药水,然后一边摇着一边向水里泼洒,张海源几次想过去问问却又放弃了,因为观察他们的表情,就是个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张海源知道,他们根本就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的参有毛病了!不过他有一次却故意装着无意的样子,与他们提桶上岸边准备埋什么东西的人走了个碰面,他发现那里装的都是化了皮的海参,那些小参甚至都分不出个个来了,它们全部粘扯在了一起,看的张海源差点把舌头都要伸了出来,怪不得李全和老胡这几天表情沮丧,原来是他们的参得了这么大的毛病了。他现在也不敢大意,只是加紧观察自己的海参,因为他知道,如果真得了毛病,他可没有专家去请。张海源又联想到在自己池子里也发现有化了皮的海参,虽然只是极为个别的,但也害怕起来,他的心也悬了起来。就这样,他也不再敢投入钱去买参苗了,他现在作的只有等待,进一步观察他的池子参苗到底如何。
  张海源现在的压力很大,因为目前为止,他已经投入近四十万元了,但这还是远投入不足,因为养参就是个大投入大产出的行业。如果没有投入,弄了一个大空池子看着,那肯定是没有效益;但是投入,现在看也是有极大的风险。他想了想,当初都说养参没有风险,特别是他们都说新池子肯定没有风险这话,现在看是站不住脚的,自己目前的投苗量远远不足,怎么办啊,难道真像他们所说的,“不管养什么东西,只要成规模了,二三年后肯定要暴发疾病”吗?如果老天爷能给自己两年的时间多好,那时投入的钱基本上能回来,有风险也能抵御得住,可是现在……,他有些后怕起来,他不敢想了。
  万局长也时不时的打电话来询问情况,张海源把他看到的情况向他如实说明,告诉他到目前为止,自己池子的海参情况还算正常。这几天他也终于弄明白了他们所用药品情况,至于如何弄明白也是张海源开动脑筋的结果,那就是看他们所用的药品容器,虽然他们为防范别人看而把药品说明撕了去,但他仍然可以仔细的把药品容器的模样记在脑海里,然后跑到水产品养殖药店,告诉他们自己的海参得病了,把得病的海参模样向那里的工作人员叙述一下,工作人员就会告诉你:“海参得的是腐烂病。”并拿出几种不同包装的药品向他推荐,他对照他们两家的药品包装,立刻知道了他们所用药品的名称。不过他这样作的后果就是也引起了他的困惑,那自己是否用药呢?想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投入五千元,买了够用一次量的药按说明放进了池子里。
  不过事后他却很有些后悔,因为很快就传出他们二家的参苗为什么会出毛病了,原来他们是接受了别人的推荐,说青台有个参池子要清池,这样他们池子里的大小参苗就不能保留了,而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而是他们池子里的海参已经得病了,为了转移风险才导演了“清池”这场闹剧,所以他们买回来的不是清池苗,而是一批病苗。所谓清池就是养池养到一定的年限,池子里的淤泥过多,要把里面所有的海参通通拣出来,大的卖参,小的卖苗,然后把池参重新清挖一次,但通常这种情况下参苗的价格比较优惠。他们二家就是这样:一是经验不足,二是图便宜买回来了病苗,才造成如此惨重的后果。果然过了不长时间,看他们的车子又开始奔波起来,拉回了新的海参苗,事虽然是过去了的,但也足以把他们的三个魂吓掉二个的。
  通过这件事他也得出了三个结论,一是要用好的苗,二是有极少量的死亡是正常的,三是如果海参真要是得了病靠药来治疗,那药费钱是花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