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历史回顾与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大功夫总结和运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指示,对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启动阶段(1978年12月—1982年8月)
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启动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两大实践:一是拨乱反正,二是改革开放起步。其中影响最深远的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改革开放的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此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心已定,为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在1979年春季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邓小平又提出四项基本原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逐步形成。
2.拨乱反正的完成
十一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历史决议是拨乱反正任务基本完成的标志。这个决议对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对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事件做了科学总结。拨乱反正还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平反冤假错案,二是调整社会关系。
3.改革开放在经济调整中启动
改革开放启动阶段的重要成果是农村改革取得突破和建立经济特区,与此同时开始对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进行改革。三中全会后的经济工作方针是“调整、改革、整顿、提高”,调整思路是“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4.开办经济特区
1978年,广东提出在蛇口开设出口加工区,中央支持了这个想法。邓小平同志提出叫“特区”,三中全会前叫“出口特区”。1980年5月,开始试办经济特区。
5.提出“小康”概念
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小康”概念。1980年1月,在政治局听取汇报时他又提出,要按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的小康标准来设计到20世纪末中国的发展战略。
6.外交方针开始调整
1982年,中央决定放弃“一条线”的外交战略,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以后经过对国际形势重新评估,1985年,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前时代的主题。
7.“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中央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其来源是50至6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制定的对台政策,但最先运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提出这一构想的目的除推进统一大业外,也含有改善国际环境的考虑。
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的原因和经验很多,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强调。
一方面,解决历史问题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平反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通过第二个历史决议,本质上都是调整党内关系和社会关系,使全党能够团结一致向前看。这说明,化解大量的、极其复杂的矛盾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和技巧。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需要各方面的良性互动。一种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互动。改革开放是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进行的,而改革开放的实践又不断丰富和深化着这一思想路线的内涵。另一种是上下之间的互动。没有中央正确的决心和决策,中、下层领导与群众的首创精神将无以发挥;而没有来自中、下层的首创精神,中央将难以形成正确的决心和决策。
(二)改革开放全面展开阶段(1982年9月—1992年1月)
在“文化大革命”遗留的历史问题基本解决的情况下,十二大开创性地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治体制改革及国民经济翻两番的目标,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全面改革纲领和理论的形成
1984年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概念,做出经济体制改革决定,实际上是全面改革的纲领;1987年召开的十三大提出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基本轮廓。
2.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
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恢复党内正常的民主生活,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解决权力过分集中问题。十二大前后建立了领导干部退休制度,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等内容。十三大确定了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及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目标。
3.经济双轨制的出现
双轨制是在包产到户后出现农产品自由市场和乡镇企业,为解决就业问题开办各种集体企业,企业权力下放,部分超计划产品异价销售,外资进入中国形成合资、独资各种形式企业,需求、供给、价格等市场要素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实行的,反映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特点。价格并轨后取消。
4.外交方针调整结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党中央第一次把我国基本外交政策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那时起,我国对外关系明显朝着全方位多层次方向发展,外交政策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5.统一大业的推进
20世纪80年代,中英就香港回归正式举行谈判并达成协议;澳门回归的谈判也在中葡之间顺利展开。海峡两岸随着两岸政治形势变化,经济和人员往来与交流规模扩大,一点一点地构筑着未来祖国统一的基础。
6.政治风波的发生与平息,治理整顿、深化改革
1989年“6·4”政治风波是十年改革积累矛盾的总爆发,是中国改革第一次遇到的系统性危机。由于采取了果断措施,这场风波迅速平息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打破西方制裁,完成治理整顿,为重启改革采取了如设立浦东开发区、加快海南开发、建立证券市场等一系列重大步骤。
改革开放走向深入并克服80年代末出现的危机,主要原因与经验有四条。
(1)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第一、二阶段改革总体上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状态。基本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还未确定,只是初步形成了一个市场经济体系。但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始终是坚定的。
(2)选择了正确的改革战略。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本身,就意味着我国的改革是从经济体制方面着手。我国渐进式改革同苏联从政治方面着手、经济上采取“休克疗法”带来灾难性相比,明显优势是能够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间的关系。
(3)充分发挥领导者作用。我们有邓小平同志作为总设计师。“文化大革命”后一大批被打倒的老干部复出,他们的反思对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苏联、东欧等国家改革失败,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长期的官僚制度已不能产生真正有能力的领导人。
(4)客观环境不容改革后退。从国内看,相当一部分人尝到了改革的好处,同时大部分人对“文化大革命”记忆犹新。从国际看,虽然西方国家施加了很大压力,但只要中国坚持改革,对它们也有利。这些情况都不允许改革后退。
(三)改革开放系统推进阶段(1992年1月—2002年11月)
这是在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之后,改革开放进入系统和有序推进的重要阶段。
1.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从思想上明确了新阶段的改革方向。十四大提出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全党指导思想,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纲领;十五大进一步明确改革指导思想,做出把改革开放推向21世纪的全面部署。
2.系统推进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方面是配套改革,建立宏观调控体系,以新的经济手段取代失灵的行政手段;另一方面是推进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体制。实现了经济软着陆,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
3.政治体制改革呈现新特点
行政体制改革加快,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市场体制转变;扩大基层民主步伐加快,出现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局面。干部任用体制改革也明显加快。
4.提出依法治国
十五大提出在2010年完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这一目标已基本完成。但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5.香港、澳门回归
顺利实现港澳回归,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强加给中华民族的耻辱,也使各方面工作能够更大胆地推进。
6.形成全方位对外关系格局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关系格局基本形成。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成功加入了WTO。
7.转换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在这10年中开始转变,主要表现为强调可持续发展,提出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等等。
8.小康目标总体实现
我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目标,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历史性地上了一个新台阶。经济持续发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内部结构,出现利益多元化局面;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日趋紧密和复杂,中国对外影响迅速增大。
改革开放较为顺利的主要原因和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八点。
(1)中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妥善处理了历史问题;坚定地抓住了执政的中心问题即经济建设,避免了政治路线上的摇摆。
(2)有一个富于远见、决心和智慧的领导集团;较好地解决了领导人的接班问题,保证了政治路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改革采取渐进形式,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经济体制转轨;在改革过程中先清扫外围,看准方向后再确定目标。
(4)形成了各方面工作在战略层面的配合;以经济改革为中心,政治改革起到了清道和保证作用,科技、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改革随后跟进。
(5)对国际形势做出了正确判断,明确外交工作要为国家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及时提出“一国两制”,利用港澳台力量推动改革开放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实践。
(6)主动和坚持对外开放,抓住了经济全球化机遇;把劳动力和生产要素迅速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引进先进技术,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7)提出有凝聚力的口号,如:改革开放、实现小康、一部分人先富带动共同富裕等。这对于保持稳定,推动改革,凝聚人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8)改革开放贯穿着党内上下层之间、党内外之间、国内外之间、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互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专家学者参与决策在深度上超过以往。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2002年11月—)
这一阶段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党先后召开了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这个阶段仍未完结,这里只就一些重大事件提出若干题目。
(1)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和目标,“新三步走”战略更加明确;(2)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布局;(3)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国企改革,促进企业管理和职能转变等;(5)开展新农村建设,经济改革进入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新阶段,取消农业税,推进城镇化等;(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视民生,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7)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包括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8)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调整财政分配比例;(9)提出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五位一体”的党建总体布局;(10)倡导和推进和谐世界,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11)提出中国的发展已进入关键阶段,到建党一百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等。
总的看,各项改革事业正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对这个阶段的改革开放,有以下四点值得注意。
一是充分认清新世纪新阶段的特点和面临的新挑战。进入21世纪,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前几个阶段已有重大差别。前三个阶段主要是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及如何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要解决的不仅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问题,还必须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之后所出现的问题,包括大量新遇到的社会问题及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
二是引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已成为执政党面临的突出任务。抓中国的发展问题,已经从主要抓经济建设转变为抓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全面发展。以往很长时间,我们对执政的认识是加强人民民主专政。改革开放后,社会重新分化成不同阶层,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已成为执政党的突出任务。党必须更加善于倾听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关注不同阶层的利益。
三是保证经济社会有序发展的制度建设更紧迫地提上日程。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有不少老牌执政党下台。现在俄罗斯的体制继承的也不是十月革命创造的体制。为什么苏联经过70多年还不能建设起稳定的、真正为人民所接受的政治制度?这个问题很值得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制调整可以说是一种大系统调整。今后,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进行制度完善和创新,特别要解决好集权和分权问题,并使新制度具有自动纠错能力。
四是建立能够凝聚全国人民的社会价值观是必须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转变发展方式现在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要真正转变发展方式,还必须创新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具吸引力。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必须是具有既与历史文化传统相联系,又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价值观,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与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第2节
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归纳起来,可以列举许多条,择其要点,主要有以下八条。
(一)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现实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
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若不顾客观条件变化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固守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僵化体制,只能把社会主义引向死胡同,葬送活生生的社会主义事业。相反,如果借改革之机,企图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全面走向资本主义,也难以找到出路。这是中国改革的首要经验。
这个基本结论,已经得到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实践的证实。在社会主义改革浪潮涌来时,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大体上有三种情况。一是忌讳改革,拒绝改革,固守已经弊端丛生、僵化过时的体制不放,导致矛盾越积越深,困难越积累越大,最后引发全社会的危机,被人民所唾弃。二是积极地进行改革,也曾一度出现繁荣局面。但当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外有压力内有困难的情况下,把改革变为“改向”,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所谓“休克疗法”,企图在短时间内全盘照搬欧美的政治经济模式,结果经济滑坡,社会动乱,国家解体,民族分裂。三是既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又注意把握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始终把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作为改革的起点和归宿,从而带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政治稳定,国家繁荣,得到人民的真诚拥护,也赢得了世界的信赖和好评。这方面的代表就是中国,这一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肯定。
(二)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前提,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清除思想障碍
事实证明,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种精神力量作为支柱,没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都是难以生存的。对于一个正在实施现代化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有一种精神力量作为民族的凝聚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一个在精神上空虚的民族是不可能真正振兴的。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这样一项前无古人的改革开放事业,没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没有一股积极进取、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是难以想象的。这就必须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放开手脚,大胆创新。从历史上看,任何一次社会变革,无不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改革的深化也有赖于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其实,中国改革开放35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大胆探索、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改革每前进一步,就要消除一个思想障碍,每消除一个思想障碍,改革就前进一步。
这些思想障碍,主要是“左”的障碍,即某些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农村改革之初,有人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说成是搞资本主义复辟;特区刚建立时,也有人说,特区除了五星红旗是社会主义外,其余全是资本主义;长期以来,市场经济被视为洪水猛兽,被斥之为社会主义的异端;还有些人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资本主义土壤,搞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就是搞资本主义,就是所谓的私有化。
可见,不解放思想,不冲破传统观念,不打破思想枷锁,不抛弃“左”的教条,改革就无从谈起。
(三)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强国富民上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之所以还要进行被邓小平同志称之为“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权力过分集中,所有制结构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妨碍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压抑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失去了活力。改革的实质和目的,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在推进中国改革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首位;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改革成败和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把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始终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正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内容的改革实践,动员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重新焕发出了蓬勃生机,生产力获得巨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解决或缓解了多年积累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四)改革的实施要遵循从易到难、由点到面、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
当代中国是被“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巨大历史灾难逼上改革之路的。历史没有给我们进行改革准备的充裕时间。因此,改革之初,我国改革开放的领航人就反复强调要摸着石头过河,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大胆探索,注重实效,边实践,边总结经验。改革之初只是确定一个大致的思路,这就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具体改革方略是:先从比较容易推进并能较快取得成效的领域入手,即首先从农村改革入手,然后推进到城市改革,同时先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然后推进到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并且先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开。即自上而下,从小到大,从易到难,考虑各方面的承受程度,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少成多,逐步推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在渐进过程中,经过反复考虑,反复比较,并经过多年的思考试验后才逐步形成的。现在大家都知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这一目标的确立,经历了长达14年激烈的争论,其争论的激烈程度,在中国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直到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才把这场争论画上了一个句号。这种“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总结,在改革实践中逐步确立改革目标的做法,有利于改革的稳步推进,逐步深入,同时又防止出现大的挫折。
(五)以开放带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
中国改革的一个特点,是改革和开放同时并举。以开放带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改革和开放,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中国的改革之所以必须与开放紧密结合,是因为在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历史一再证明,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吃过这个苦头。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之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200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对外开放的,不过那时只能是对苏联东欧的开放。以后关起门来,影响了中国发展。中国要获得发展,不开放不行,这是一个大政策。
中国的改革是全方位的,中国的开放也是全面的。是向全世界的开放,是对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其中主要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我们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等等主要从那里来”。因为对外开放的实质就是要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切成果,特别是当今世界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以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我们的对外开放,包括两个开放,一个是对外开放,一个是对内开放。对内开放就是改革。对内开放,就是打破地区壁垒,实现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这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之一。这就需要对现行体制进行根本变革。不实施改革,开放也难以实施,中国也就发展不起来。而开放的实行,特别是对外开放又势必推动国内的体制改革。因此,改革与开放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六)正确处理发展、改革与稳定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大胆开拓,又要步子稳妥,还要方式适当。特别要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急躁冒进没有一次不是以失败而告终,在社会主义改革史上,急躁冒进也没有一次成功的先例。在稳定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寻求稳定,这是战后以来很多发展中国家经过长期经济建设获得的宝贵经验,也是一些后来居上的国家成功之要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在稳定中寻求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教训就是急躁冒进。形势不好时,头脑还比较冷静,形势一好,头脑就发热。这种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急躁冒进,曾经给我国社会带来巨大灾难。这方面的教训要牢牢记住。
这里所说的稳中求进,是就改革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而言,关键是要处理好发展、改革和稳定之间的关系。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目的,改革是途径和动力。
我们所寻求的稳定,不是停滞的稳定,而是动态的稳定,是发展中的稳定,是为了获得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环境。这里,骑自行车原理会给我们一些启示。自行车骑得太快,易栽跟头,若骑得太慢或者不动,最终也会摔下来。只有保持一个合适的速度,才能稳步前进。
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改革的领导核心清醒地认识和把握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是:发展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是改革和稳定的目的;改革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证;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不稳定,就什么事也做不成。
(七)把破除旧体制与创建新体制结合起来,即改制与建制相结合,运用法律手段巩固改革成果
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时讲过这样一段令人深思的话:“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是邓小平同志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对于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深刻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启示是,要把改革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运用法制手段巩固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改革,说到底就是一个破除旧体制,创建新体制的过程。要伴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和改革经验的总结,把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通过法律程序从制度上把它固定下来,把改革纳入法制轨道。这样既可以巩固改革成果,又可以使人们在改革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化,还可以避免由于人事更迭,使改革进程发生逆转。这样,随着改革的拓展,新制度就会逐步建立起来,并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
(八)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场伟大的社会试验,是一场深刻革命。它既涉及权力的调整,又涉及利益的分配,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公民的利益。要把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顺利完成,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根本不可能的。在社会主义国家,这个领导核心只能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只有依靠共产党的领导,依靠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有组织、有秩序、分步骤地积极推进,大胆探索,才有可能实现既定目标。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否定党的领导,解散党的组织所导致的灾难性恶果,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在当今中国,如果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就失去了一个稳定的政治中心,不仅改革搞不下去,建设也无从谈起,甚至连起码的社会秩序也难以维持。这是全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的实践中认识到的一条真理。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领导层主动自觉地自上而下进行的社会结构性调整和体制改造,因而必须有组织、有领导、有秩序、分步骤地推进。作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必须牢牢掌握改革的领导权,紧紧把握改革的进程和方向,使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第3节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开启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时期。35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勇气,攻坚克难,锐意推进改革,坚持不懈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我国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经济发展大跨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历史性巨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的35年,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的35年,也是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跨越的35年。
1.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8%
1979—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我国高速增长期持续的时间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
2.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2006年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之后每两年上升10万亿元,2012年已达到52万亿元。
3.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
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10位;2008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3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2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2008—2012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
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
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81元,1987年达到1112元,1992年达到2311元,2003年超过万元大关至10542元,2007年突破2万元至20169元,2010年再次突破3万元大关至30015元,201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42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16.2倍,年均增长8.7%。人均国民总收入也实现同步快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上中等收入国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起点低、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确实难能可贵。
5.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能力日益增强
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仅1132亿元;1985年翻了近一番,达到2005亿元;1993年再翻一番,达到4349亿元;1999年跨上1万亿元台阶,达到11444亿元;2007年超过5万亿元,达到51322亿元;2011年再次超过10万亿元;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117254亿元,比1978年增长103倍,年均增14.6%。财力的增加对我国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减小城乡差距、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类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6.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实现从外汇短缺国到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的巨大转变
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仅1.67亿美元,位居世界第38位,人均只有0.17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不足1元钱。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壮大,经常项目贸易盈余不断积累,外汇储备的短缺迅速成为历史,1990年外汇储备超过百亿美元,达到111亿美元,1996年超过千亿美元,达到1050亿美元,2006年超过1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超过3万亿美元,2012年达到33116亿美元,连续七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二)经济结构深刻变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趋于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的35年,是经济结构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中不断调整的35年,也是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的35年。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35年来,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均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1979—2012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分别增长4.6%、11.3%和10.8%。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年的28.2∶47.9∶23.9调整为2012年的10.1∶45.3∶44.6。与1978年相比,2012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8.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20.7个百分点。
2.需求结构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落后,对外开放程度低,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波动较大,需求结构很不稳定。1981年甚至出现了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4.3%的局面,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也经常为负值。但随着经济实力提高,融资方式多样化,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大幅提高,2007年消费、投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9.6%、42.4%和18.0%。近年来,在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带动下,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尤其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内需的强劲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的不足,对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2012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55.0%、47.1%和-2.1%。
3.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起来。2000年,东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比1985年上升了8.3个百分点,西部仅上升0.4个百分点,中部和东北则分别下降4.2和4.5个百分点。新世纪以来,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府相继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特别是近年来,区域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不断释放,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2012年,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3.5%、24.1%和11.1%,分别比2000年提高6.0、5.0和2.7个百分点。
4.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
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2年的52.6%,上升了34.7个百分点,年均上升1.0个百分点。城镇总人口年均增加1586万人,乡村总人口年均减少435万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并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23.7%上升到2012年的48.4%,乡村就业人员占比从76.3%下降51.6%。
(三)供给能力大提高,商品和服务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逐步建立的35年,是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大为增强的35年,也是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升到世界前列的35年。
1.农产品供给不仅解决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还为工业化快速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撑
35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农业生产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千方百计促进农业生产,稳定粮食产量,不仅成功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质的提高,而且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2012年,粮食产量达到58958万吨,比1978年增长93.5%,2004年以来实现“九连增”,连续6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的水平;棉花产量684万吨,比1978年增长2.2倍;油料产量3437万吨,增长5.6倍;糖料产量13485万吨,增长4.7倍;水果产量24057万吨,增长35.6倍;水产品产量5908万吨,增长11.7倍;肉类产量8387万吨,比1979年增长6.9倍。2011年,谷物、肉类、籽棉、花生、茶叶、水果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油菜籽、甘蔗、大豆分列第二、三、四位。从人均水平看,2012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36.5公斤,比1978年增长36.9%;人均棉花、油料、糖料、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5.1公斤、25.4公斤、99.8公斤和43.7公斤,分别增长1.2倍、3.7倍、3.0倍和8.0倍。
2.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迅速启动,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猛增长。2012年,原煤产量达到36.5亿吨,比1978年增长4.9倍;粗钢7.2亿吨,增长21.8倍;水泥22.1亿吨,增长32.9倍;汽1928万辆,增长128.3倍;家用电冰箱由1978年的2.8万台增加到2012年的8427万台;彩色电视机由0.4万台增加到1.3亿台。移动通信手持机和微型电子计算机从无到有,2012年产量分别达到11.8亿台和3.5亿台。35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已达到17.6%。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迅速成长起来。2013年大陆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达89家(含香港),比2002年增加78家,总数位列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带动下,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3.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978年前我国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偏低,发展相对滞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随着国家对发展服务业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逐渐深化,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31407亿元,1979—2012年年均实际增长10.8%。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年均实际增长9.5%,批发和零售业年均实际增长10.5%。在传统行业持续增长的同时,金融、房地产、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金融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6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8723亿元,年均实际增长12.8%;房地产业由80亿元增加到29006亿元,年均实际增长11.3%。近年来,信息、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增强。
(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大发展,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显著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取得质的飞跃的35年,是能源、交通、通信等瓶颈制约不断缓解的35年,也是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体系并形成比较优势的35年。
1.能源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国逐渐成为能源消费大国,与此同时,能源生产能力也不断提升,能源自给率保持较高水平,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经济安全。2012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3.2亿吨标准煤,比1978年增长4.3倍,年均增长5.0%。同期,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5.6%,与能源生产增速的差距不大,能源总自给率达到90%以上。能源生产结构不断优化,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生产量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3.1%提高到2012年的10.3%。
2.交通运输设施日益完善
35年来,我国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运输能力不断增强,运输效率不断提高,有力地支撑了各项产业的发展。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8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88.8%,居世界第二位;公路里程424万公里,增长3.8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328万公里,增长21.0倍;输油(气)管道里程9万公里,增长9.9倍;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66.5亿吨,增长32.5倍,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一些现代化交通运输设施从无到有,增长迅猛。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尚无高速公路,2012年,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9.6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高速铁路飞速发展,生产出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动车组,标志着我国铁路运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2年,高铁运营里程达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3.邮电通信业突飞猛进
35年来,我国邮电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种类不断丰富,推动我国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邮政营业网点由1978年的5.0万处扩张到2012年的9.6万处,增长92.6%;邮路总长度由1985年的142万公里提高到586万公里,增长3.1倍;2012年,全国通邮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9.1%。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由1978年的0.2万路端提高到2012年的1580万路端,增长8479倍;局用交换机容量由406万门提高到43749万门,增长106.8倍。固定电话用户由192.5万户提高到2.8亿户,增长143.5倍;电话普及率由1978年的每百人0.38部提高到2012年的每百人103.10部;移动电话业务从无到有,手机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奢侈品变为现在的生活必需品,2012年普及率达到每百人82.50部,几乎达到了所有成年人人手一部的水平。互联网设施迅猛发展,互联网普及率由2002年的4.6%迅速提高到2012年的42.1%。
(五)对外经济大飞跃,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的35年,是我国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的35年,也是我国抓住全球化机遇一跃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的35年。
1.对外贸易总量不断攀升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经济交流活动十分有限,再加上国内市场化水平不高,造成了与国际市场相对隔绝的状态。197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29位,1988年突破了1000亿美元,1994年突破了2000亿美元,1997年突破了3000亿美元,2004年又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201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已达到38671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86倍,年均增长16.6%,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货物出口总额20487亿美元,增长209倍,年均增长17.0%,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总额18184亿美元,增长166倍,年均增长16.2%,居世界第二位。2012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分别占世界的11.2%和9.8%。
2.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出口商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国际竞争力大为提升。出口总额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50.3%下降到2012年的4.9%,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则由49.7%上升到95.1%。同时,进口商品构成也随国力和开放程度的变化而演变。工业制成品进口额占进口商品总额的比重迅速由1980年的65.2%提高到1985年的87.5%,之后直到2003年这一比重基本保持在80%以上,反映了我国消费能力的提高。此后,国内产业体系的升级逐渐拉低了制成品进口额比重,2003年以来制成品进口额比重呈现明显的下降走势,至2012年已下降到65.1%。综合来看,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贸易方式主要是以初级产品换制成品,1980年初级产品净出口21.6亿美元,制成品净进口40.5亿美元;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以制成品换初级产品的格局逐渐定型;2012年,初级产品净进口5344亿美元,制成品净出口7647亿美元。
3.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活动日益频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发挥了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优势和巨大的潜在市场优势,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土,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1979—2012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2761亿美元,1984—2012年以年均18.0%的高速度增长。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世界排名也上升至第二位。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实力的提升,“走出去”的步伐开始加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由2007年的265亿美元快速提高到2012年的878亿美元,2012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5319亿美元。
(六)人民生活大改善,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历史上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5年,是城乡居民生活实现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的35年,也是社会保障事业从低层次到制度建立再到全面推进的35年。
1.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就业问题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后,根据人口结构和就业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实施了就业优先的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缓解了就业矛盾。1978—2012年,我国就业人员从40152万人增加到76704万人,年均增加10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保持基本稳定。与此同时,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人。
2.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
35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效率和公平兼顾,确保了城乡居民收入和财富的快速增长。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长71倍,年均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增长58倍,年均增长12.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5%。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显著增加。2012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9.96万亿元,比1978年末增长1896倍,年均增长24.9%。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居民拥有的财产性收入从无到有,2012年占人均全部年收入比重上升到2.6%。
3.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极大改善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16674元,比1978年增长52.6倍,年均名义增长12.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908元,增长49.9倍,年均名义增长12.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明显优化。2012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2%,比1978年下降2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3%,下降28.4个百分点。居住条件极大改善。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2.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6.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1平方米,增加29平方米。消费领域不断拓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彩电、电冰箱、空调、电话等耐用消费品逐步普及,汽车、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高。2012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移动电话、计算机和家用汽车拥有量分别为212.6部、87.0台和21.5辆,分别比2000年末增加193.1部、77.3台和21.0辆。
4.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
35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经历了一个从低层次到制度建立完善再到全面推进的演变过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建设,截至目前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2012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0426.8万人,比1989年末增加24716.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人数分别为19861.3万人和15224.7万人,分别比1994年增加19486.7万人和7256.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8369.5万人;2566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3%;2143.5万城市居民和5344.5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5.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先后采用过不同的农村贫困标准。根据1978年标准,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约2.5亿人,约占全部人口的1/4,2007年下降为1479万人,平均每年脱贫811万人。按照2008年标准,2007年农村贫困人口为4320万人,2010年下降为2688万人,平均每年脱贫544万人。按照2010年制定的新扶贫标准,2010年农村贫困人口为16567万人,2012年为9899万人,不足全部人口的10%,平均每年脱贫3334万人。
(七)社会事业大进步,呈现出由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展的35年,是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的35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的35年。
1.教育事业成绩显著
3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2年提高到2012年的8.9年。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689万人,比1978年增长16.1倍;在校生2391万人,增长26.9倍;毕业生625万人,增长36.9倍,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2.科技事业成果丰硕
3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和转化机制,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丰硕的成果。2012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10298亿元,比1995年增长28.5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8%,上升1.4个百分点;发明专利申请授权21.71万件,增长63倍。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学工程,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不断升级并全部研制成功。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基因工程、高性能计算机、新材料、量子信息、3D打印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成功转型为创新型国家奠定良好基础。
3.公共卫生事业成效明显
3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2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机构95万个,比1978年增长4.6倍;卫生技术人员668万人,增长1.7倍;医院和卫生院床位527.1万张,增长1.9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初步建成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基本建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妥善应对了“非典”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情,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治取得积极进展。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0年的74.8岁。
4.文化事业长足发展
3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2年末,全国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321个,比1978年增长1.3倍;公共图书馆3076个,增长1.5倍;博物馆3069个,增长7.8倍;档案馆406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7957万卷(件),分别比1991年增长13.9%和2.8倍;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7.51%和98.20%。2012年,生产故事影片745部,而1978年仅生产46部;出版各类报纸482.3亿份,各类期刊33.5亿册,图书79.2亿册(张),分别比1978年增长2.8倍、3.4倍和1.1倍。
5.体育事业连续跨越
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在洛杉矶举办的夏季奥运会,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在2000年悉尼夏季奥运会上,首次进入奥运会金牌榜前三名,金牌总数位居第三,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首次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位,实现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极大地扩大和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1978—2012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752个,创超世界纪录1076次。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体育和健身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民间体育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投入到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和锻炼中,国民体质明显增强。
总之,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光辉历程,改革成果丰硕,开放成就非凡。这一笔笔鲜活的统计数据正是最好的见证。当然,中国的改革开放并非一路坦途,35年来,我们也曾经受考验,艰辛探索。在每一次危机的挑战前,在每一次风险的历练下,党中央、国务院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接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这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取得的成就已载入史册,更加艰巨的任务正摆在面前。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会描绘未来的改革蓝图,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未如此之近。只要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转型升级,一定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个文明富强民主的崭新中国就一定会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将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