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纯洁性建设支撑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保持纯洁性的主要做法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富有创造性地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建立起一支团结统一、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工人阶级先锋队,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做法。
1.切实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着力解决党员思想纯洁的问题
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在保持党的纯洁性方面具有基础性地位。在党的历史上,全党曾多次进行思想建设,着力解决党员思想纯洁问题。
大革命失败后,由于对国民党的仇恨以及革命队伍中成分的复杂,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侵入党内,如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和盲动主义残余等。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彻底纠正党内非无产阶级意识的各种不正确倾向,并制定了以思想教育为主的详尽措施。提出要切实加强对党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切实解决党的思想松懈问题。三十年代初,针对片面强调党员阶级成分的共产主义“教条”,毛泽东等领导人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反对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成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实现党的无产阶级化的问题。
抗日战争中,为了完成党所担负的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从思想上彻底清除各种“左”的、右的倾向及其引起的思想混乱,党发动了历时三年多以整顿“三风”为主要内容的延安整风运动。整风运动采取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以及“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使广大党员从思想上认清了王明“左”倾错误的根源,逐步消除了“左”倾教条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影响和危害。作为延安整风重要组成部分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旨在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文艺界开展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思想斗争的任务,解决了思想分歧,为保持党的纯洁性找到了一种好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整风,使全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这一最新成果于1945年党的七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保持了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防止了消极思想侵蚀党的肌体。
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即将从熟悉的农村走向不熟悉的城市,“进京赶考”,这必然会对广大党员的思想产生冲击和影响。毛泽东同志一再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抵御诱惑,不做李自成,最后夺取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革命斗争的胜利。
2.坚持以民主集中制建设为根本,不断加强党的组织纯洁
思想统一是用组织的统一来巩固的。所以,中国共产党在强调思想建设的同时,还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秋收起义失败,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后,进行了“三湾改编”,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建党原则。这一原则建立和健全了红军中党的各级基层组织,大大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了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开创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新道路。
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尤其是农民、小资产阶级分子成分众多这一先天原因,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按照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制定了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四个服从”的组织纪律,用以处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党员个人与党的整体、党的各级组织与党员群众的关系。这就保证了党的团结和统一,保证了党具有坚强的战斗力。在1938年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针对张国焘分裂党的历史教训,毛泽东同志重申民主集中制,并明确指出:“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
此外,为更好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破除家长制作风,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关于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的规定》等文件,规范了各级党组织的职责范围、议事规则和工作纪律,成为保持党的组织纯洁的有力制度保障。
党内民主选举也是民主革命时期保持党的组织纯洁的重要做法。党章是一个政党为保证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一致和组织上、行动上的统一所制定的章程,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生了一部党纲、三部正式党章和三部修正章程,对党内各项制度做了系统的规定,初步确立了基层民主选举的一整套制度,基本上实现了民主选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为了保持队伍纯洁,培养和造就大批干部,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在干部问题上要搞五湖四海,反对宗派主义,善于识别干部,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干部。正确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在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断增强党的作风纯洁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树立起来的,是我们党不断壮大、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的传家宝,是保持共产主义纯洁性的重要武器。
早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时期,根据当时的状况,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用简明朴素的语言规定了我们党的政治纪律、经济纪律、群众纪律和具体的工作方法。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从严治党、从严治军,坚定了官兵的理想信念,使得官兵一致,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长征中,更是生死同舟、同甘共苦、冲锋在前,体现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在延安整风中,党中央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存在于党内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错误逐渐得以改正。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所做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对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实现党的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做出了科学的概括,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器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并指出这三大作风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党是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革命胜利后任务更艰巨、更伟大。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克服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克服以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情绪,克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最终完成了打败国民党的任务。
4.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始终保持自身清正廉洁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注意到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不断地同剥削阶级影响和消极腐败现象做斗争,并制定了不少制度,采取了许多措施。
土地革命时期以及陕甘宁边区建设时期,党中央就在《节省经费》《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等文件中,对贪污罪有了明确的界定,同时规定有贪污、腐化、营私、舞弊等行为者,不得任用为干部,并应予严惩。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和中央各部门对有关方面做出了更具体的规定。1948年1月4日,中央华北财经办事处《关于反贪污浪费的指示》,明确提出要严格掌握制度,“尤须建立审计制度,检查收支状况”,提出要把群众监督作为反对贪污浪费的重要方法。
在全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再次告诫全党:因为胜利,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等情绪可能生长,可能有一些共产党人经不起敌人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
正因为党始终坚持反对腐败,并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全党和全军保持了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从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保持纯洁性的主要做法
新中国成立后,党非常重视自身队伍建设,在统一财经、抗美援朝战争、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我们也看到,党的地位、环境和任务的变化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执政党的地位很容易使一些党员和干部产生居功自傲、贪图享乐的情绪,产生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不良作风;党面临着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和某些党员蜕化变质的危险;党员的素质同形势任务对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等。
1.广泛开展整风运动和教育运动,保持党的思想纯洁
新中国成立后的两年内,党发展了270万新党员,已由1949年初的310万增至580万,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任务繁重,对新党员还缺乏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和训练,某些老党员老干部中亦有很多人骄傲自满,发展成严重的命令主义作风。提高新党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理论水平,改变老党员思想作风不纯的现状,成为执政条件下迫切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1950年5月1日,党中央发出《关于整党的指示》。这次整风,通过认真学习整风文件并同检查总结工作相结合、自上而下地进行整风与发扬民主相结合、整改结合的工作步骤,切实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比较好地解决了党内无产阶级思想与资产阶级思想、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矛盾,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
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纯洁党的肌体,1957年,党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在全党开展普遍、深入地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整风运动全面展开后,鸣放中出现的怀疑甚至否定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引起党中央、毛泽东的高度警惕。一场思想政治教育演变为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造成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严重混乱。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党中央决定在全国城乡发动一次普遍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大规模的阶级斗争。社教运动全面铺开的同时,国际共运阵营内部矛盾的日益尖锐,使党中央把正在进行的“四清”和“五反”,看作是国际反修斗争相配合的国内反修防修的重大战略措施。防止“和平演变”、防止修正主义篡夺领导权,日益成为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人关注的重点,由于对形势做了不符合实际的严重估计,导致社教运动打击面扩大,思想文化领域也出现了过火批判。
2.对党的基层组织进行整顿,保持党的组织纯洁
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为广大群众性的、全国性的党,就它的领导成分和骨干来说,无疑是纯洁的、有战斗力的。但是,在过去,因为客观环境的恶劣使部分党员疏于教育,而新中国成立后的党员队伍快速发展又使部分党员疏于管理,以致一些觉悟不高、思想落后的人甚至是坏分子被接收为党员。对此,党中央认为,必须“对于我们党的组织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地进行一次普遍的整理”。1951年3月,党中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决定对25万个基层组织和500多万党员进行整顿。在经过一次普遍的党员标准教育之后,按党员登记、审查鉴定、组织处理三个步骤推进,凡具备党员条件的,要求继续提高,发挥模范作用;有较多毛病的,保留党籍,教育提高;消极落后分子且拒绝教育改造的,则劝其退党;愿意痛改前非的,可保留党籍,限期改正;凡是混入党内的各种坏分子、阶级异己分子、投机分子、叛变分子、蜕化变质分子等,则一律开除党籍。通过整党,党的组织更加纯洁和巩固,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全党的战斗力极大增强。
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破坏党的团结就是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就是对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危害。发生高岗、饶漱石的反党分裂活动后,党中央在1954年召开的七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增强党内团结的决定》,要求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应当把维护和巩固党的团结作为指导自己言论和行动的标准,不断提高维护党的团结的自觉性,同一切破坏党的团结,损害党中央的团结和威信,反对中央的统一领导的言论和行动进行坚决的斗争。对于那种有意破坏党的团结、与党对抗,坚持不改正错误的人,必须给以严格的制裁,直至必要时将他们驱逐出党。通过这一次党内斗争,使广大党员认识到,维护和巩固党的团结,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全党长期的任务,对使党员腐化变质的危险因素绝不能失去警觉。
3.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保持党的作风纯洁
坚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传统,毛泽东同志在八大预备会上说,我们的各项具体工作,包括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等工作,百分之九十不是党员做的,而是非党员做的,所以要好好团结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一道工作。邓小平同志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从执政党面临的新考验和新问题出发,着重说明了党的群众路线问题。指出作为执政的党,特别要警惕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防止沾染上官僚主义习气,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善于向群众学习,遇事同群众商量。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做法包括: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健全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加强党和国家的监察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
4.大规模开展“三反”运动,保持党的清正廉洁
面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内少数党员和领导干部中享乐思想有所增加,甚至出现贪污腐化现象,1951年,毛泽东同志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大规模群众性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号召人民群众包括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检举揭发贪污和官僚主义行为。提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拒腐防变,要经得起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的考验。在“三反”中,刘青山、张子善被依法判处死刑,引起全国震动,使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心,成为对党员进行警示教育的生动实例。“三反”运动对共产党员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使我们党在执政初期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不懈地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作斗争,保持了党的纯洁性,使革命和建设立于不败之地。
5.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在纯洁性建设方面的失误
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后,1959年庐山会议又错误地发动对彭德怀的批判,进而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运动,使反右派斗争以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一步升级。在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和企图复辟,并成为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因此,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接着在1963年到1965年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且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开展了错误的、过火的批判和斗争。从而继续发展对党和国家政治形势的严重错误估计,形成“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成为“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指导。
这一系列实践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和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由于其理论观点是错误的,来源于其对社会主义阶段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估量。结果是搞乱了党的队伍,从组织上严重削弱和破坏了党的战斗力,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都告诉我们,只有按照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才能保证我们党完成每个阶段的历史使命。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保持纯洁性的主要做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面对执政并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
1.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保持党的思想纯洁
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文化大革命”对党的建设造成的巨大破坏和党在新时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打破“两个凡是”的束缚,使广大党员、干部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为改革开放大业扫清障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时,针对社会上极少数人利用拨乱反正时机,打着“社会改革”“解放思想”旗号,夸大毛泽东同志和党的错误,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现状,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旗帜鲜明地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新时期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指明了正确的方向。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肯定了党建国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科学分析了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并将毛泽东同志晚年错误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区分开来,完成了党在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针对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蔓延的不健康思想、不健康作品、不健康表演,1983年,邓小平同志在《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中指出,“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要“加强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克服软弱涣散的状况”。会后,开展了反对精神污染的斗争。1985年到1989年,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一度泛滥,造成社会不稳及反革命暴乱,党深刻吸取“一手硬、一手软”的教训,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进行了坚决斗争,加强一度削弱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发生的新变化,一方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确保党的正确前进方向。一方面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注重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用思想纯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重要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经十年实践检验而为亿万人民所认识和接受的科学理论,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的旗帜。”并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写入了十四大修改的党章。随后中央采取一系列理论武装的措施,包括编辑出版《邓小平文选》,印发学习纲要,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理论研讨班,在党员队伍中开展了为期3年的学理论、学党章的“双学活动”,逐步建立了干部培训、中心组学习、讲师团辅导等一整套学习制度。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会后兴起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高潮,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理论提出后,全党上下迅速兴起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在农村1500多万基层党员和干部中,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收到了“使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良好效果。这些措施,对于引导党员干部增强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提高政治敏锐力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界限,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纯洁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六大之后,在全党掀起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2003年8月,胡锦涛同志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集全党智慧,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2004年4月,中央启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根据十六大部署,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次活动历时一年半,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并写进党章。根据十七大部署,中央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时间,分三批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近几年,中央先后举办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江泽民文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等专题研讨班,增强了党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坚定了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在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中,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强调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强调理论武装和宣传要做到“三个贴近”,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群众、引领多样多元多变社会,特别是把理论信念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划清“四个重大是非界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这对保持新时期党的思想纯洁指明了方向。
2.提出执政党的党风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保持党的作风纯洁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党的组织,党员的党性观念,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党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独断专行、特权思想等不良倾向有所发展。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风建设。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高级干部一定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要把反对特殊化作为一场严肃的斗争。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党员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持党性,根绝派性;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不准搞特权;等等。1980年11月,陈云同志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把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1985年,在郑州召开的全国纪检工作会议上,王鹤寿做了《在新形势下的党风问题》,指出了党风不纯的表现和症结,提出了纠正不正之风的措施。1986年,中央成立以乔石同志为组长的中央国家机关端正党风领导小组,出台简化领导干部外出接待工作等规定。1987年,中央做出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领导干部经商、办企业的文件,以及《关于查处共产党员索贿问题的决定》,对刹住干部经商、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起到积极作用。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十分注重作风建设,维护党的纯洁。1989年,中央做出许多重大规定,着重对高干子女经商、领导干部的特权主义、贪污受贿等现象做出坚决制止和认真查处。1990年,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从七个方面对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做出部署。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进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调要继续抓好党风建设。1998年,党中央决定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进行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2001年,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强调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做出全面部署。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十分重视以作风建设保持党的纯洁。党的十六大刚刚结束,胡锦涛就向全党发出牢记“两个务必”的号召。要求全党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06年,在中纪委十六届第七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要求党员干部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强调要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2007年“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和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面临“四个危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正在蓬勃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新闻单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的新举措、新实践、新经验。
3.加强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建设,保持党的组织纯洁
针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员队伍的状况,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强调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解决。政治路线确立了,要由人具体地贯彻执行;由什么样的人来执行政治路线,是由赞成党的政治路线的人,还是由不赞成的人,或者是由中间态度的人来执行,结果不一样。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其改进措施等。提出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关键是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任期,以及离休、退休要按照不同情况,做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要按照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领导班子,这是保持党的领导的连续性、稳定性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之关键所在。1983年,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做出《关于整党的决定》,决定从1983年冬季开始全面整党,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党进行一次全面整顿。《决定》在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方面,规定了整党的基本任务。《决定》强调指出,清理在“文化大革命”中追随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这“三种人”,是纯洁组织的关键。整党后期进行了党员登记和组织处理,开除党籍3.3万人,不予登记的9万多人,缓期登记14.5万人,受党内留党察看、撤销党内职务和向党外组织建议撤销党外职务、党内严重警告、警告等党纪处分的共有18.4万人。这次整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搞好党的自身建设的有益探索,对纠正不正之风、纯洁党的组织起到了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标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选拔接班人,同时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这为我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理论根据。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重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强调干部队伍建设是党和国家兴亡的“关键”。党的十四大提出加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和制度创新,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1993年10月1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施行,标志我国干部人事管理开始走向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到1997年底,我国公务员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两项战略任务,全面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1999年至2002年,党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出台《1998—200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文件规定,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做了全面规划,确立了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原则和导向,明确了“党管干部”的原则,以及“从严治党”和“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自律”的“四严”方针,强调以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的重要任务,对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做出明确部署。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从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五个方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强调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考察、识别干部,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及时选拔配备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制定了《2004—2008年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成立浦东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和大连高级经理学院,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构成“一校五院”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进行大规模的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确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先后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等专题研讨班。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颁布和制定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2008年3月起,中央决定在全党分三批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2009年10月,中央及中组部印发了一个意见和相关3个试行办法的重要文件,旨在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2010年,中央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等四项制度,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的干部管理法规制度体系,从制度上和程序上提高选人用人水平,保证了党的组织纯洁。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党的清正廉洁
改革开放后,由于种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权钱交易、行贿受贿等腐败问题迅速滋长蔓延开来,对党和国家的事业构成了极大危害。邓小平同志敏锐地看到这一点,1982年4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的会议上,他指出:“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卷进经济犯罪活动的人不是小量的,而是大量的。犯罪的严重情况,不是过去‘三反’、‘五反’那个时候能比的。现在的大案子很多,性质都很恶劣,贪污的或者损害国家利益的,都不止是什么‘万字号’”,如果不注意刹住这股风,“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针对党内和国家生活中出现的贪污腐化和滥用权力现象,1986年邓小平同志尖锐地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1989年政治风波后,邓小平同志更加重视反对腐败,更加突出地、鲜明地强调反对腐败。他指出,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这一时期,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得以恢复重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加强,对平反冤假错案,惩治腐败现象,纠正不正之风,保持党的纯洁发挥了积极作用。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和国内严重政治风波的影响,面对消极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领域滋生蔓延的形势,在成功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强调反腐倡廉关系到党心民心向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提出要把反腐败斗争同纯洁党组织结合起来,在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到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来把握,确立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三项工作格局。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与行政监察机关实行合署办公,派驻纪检机构陆续恢复建立,党政监督整体合力进一步形成。提出反腐败斗争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这一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基本思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明确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和侵蚀,永葆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2003年1月,党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05年1月,党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为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有效预防腐败更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创造性地提出反腐倡廉建设这一重大命题,并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并列在一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任务。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领域,进一步把握了党的建设规律,丰富了党的建设内涵,拓展了党的建设领域。把“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八字方针,发展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十六字方针,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先后在全党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使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素质能力,使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第2节
党加强自身纯洁性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党对保持纯洁性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一)把纯洁性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一条规律
所谓系统性,是指既要坚持全面性,又要坚持长期性;既要坚持整体性,又要坚持可持续性。把纯洁性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求我们的纯洁性的内容建设上要坚持全面性和整体性,在纯洁性建设的实践上要坚持长远性、长期性和连贯性。具体来讲,在整体谋划纯洁性建设的内容、任务、目标的同时,要自觉地将思想纯洁、组织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相结合、相统一、相衔接,相互促动,良性运行。在推动纯洁性建设的过中,要立足长远,着重当下,坚持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长远目标与当前现实任务相结合。
纯洁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锲而不舍的追求。系统性地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一个内在发展规律。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强调要从思想上建党,提出建设“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合乎统一的标准的党”。延安整风时期,党提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经过脱胎换骨的洗礼,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思想纯洁、作风纯洁带动组织纯洁,为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采取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以及“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为保持党的纯洁性找到了一种好方法。全国解放前夕,党提出“两个务必”,及时向全党敲响了拒腐防变的警钟。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三反”运动和党内整风运动,及时清理党员队伍中的不纯分子。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把保持纯洁性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抓手,强调必须从保持纯洁性的高度深刻认识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把反腐败作为维护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手段,确保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把纯洁性视为生命线,使党才不断焕发出蓬勃生机。在新形势下,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面对“四个考验”“四个危险”,党要经受考验、化解危险,最根本的是要把纯洁性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和体现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是中国共产党纯洁性建设的根本要求
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靠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来保证。90年的历史证明,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密切结合民主改革、恢复国民经济等中心任务加强自身建设,使党组织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我们党依靠党的领导的坚强有力,依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既开创和不断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又开创和不断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持党的纯洁性,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要落实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落实到推动各项工作当中,落实到每个共产党员的行动上。抓住了这一条,党的纯洁性建设就抓住了根本,党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国家的发展就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坚持纯洁性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相结合,是提高中国共产党纯洁性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体现
党的纯洁性建设同先进性建设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先进性是纯洁性的体现和实现,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目的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引领时代发展;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目的是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一个政党只有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保持党在思想上的纯洁性,是保证党的正确政治方向和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如果没有思想纯洁,就不能保证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路线的先进性。保持党在组织上的纯洁性,是保持全党步调一致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组织保证。如果没有组织纯洁,就不能保证党的组织和队伍的先进性。保持党在作风上的纯洁性,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和不断从人民群众实践中吸取经验、智慧和力量的固本之道。如果没有作风纯洁,就不能保证党始终赢得人心、巩固执政地位。党的纯洁性同一切腐败现象是根本对立的,反腐倡廉就是要同各种腐败现象做斗争,维护党的肌体健康,维护党的纯洁性。如果没有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清正廉洁,就不能保证党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因此,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本身就是党的建设科学化问题。对于一个政党而言,做不到纯洁,就谈不上先进。只有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反腐倡廉上纯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把纯洁性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相结合一并作为主线始终贯穿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才能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
(四)实现民主化、常态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是推进中国共产党纯洁性建设的重要任务
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需要做好各项常规性工作。只有实现民主化、常态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把“四化”融入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党的纯洁性建设才能取得实效。民主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最好“防腐剂”。发展民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以民主化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就是将党员和群众相统一,共同参与、共同监督、共同评判,让党员和群众在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评判中实现党的纯洁性。以常态化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就是要认真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规划,又要立足于经常性工作,抓紧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常抓不懈,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格局。以制度化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就是要建立健全科学系统、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和机制,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既要突出系统性、消除制度的空白,又要突出协调性、提升制度的效能,以制度的完善、制度的遵守、制度的执行来保持党的纯洁性。以法制化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就是要按党和国家的制度和法律办事、按党章办事,让法制的精神在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中得以弘扬,让法制的权威在保持党的纯洁性中得以体现。
(五)突出重点,坚持理论纯洁,是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纯洁性建设的核心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理论上的纯洁与理论创新,始终是加强中国特色纯洁性建设的核心问题。对一个政党来说,能否在理论上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关系党的兴亡、事业的成败。回顾党的历史,在党处于重大转折关头、事业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前进道路上遇到大的困难、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风波、国内外敌对势力制造思想混乱的时候,我们党总是依靠理论先导,注重以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提高精神境界不懈怠,始终把保持理论纯洁作为引领事业前进的向导。我们党过去所有的挫折、失败、教训,都与理论指导和理论运用的不纯洁有关。因此,从思想上建党、立党、兴党,始终保持理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在新形势下,理论纯洁与理论创新,时常会面对“不纯洁”问题,有来自党内外的“杂音”和“干扰”。我们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党员群众、引领多样多元多变社会,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在大风大浪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在各种诱惑面前筑牢思想防线。
(六)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是着力深化中国共产党纯洁性建设的重要导向
保持党的纯洁性,领导干部的纯洁性建设是导向。领导干部是党的中坚,是党具体领导现代化建设和加强自身建设的中流砥柱。在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一个优良传统,那就是领导干部做表率。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优秀品格的形成,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一代代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带出来的。保持党的纯洁性,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在保持党的纯洁性上,既是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执行者和实践者。领导干部应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自己所肩负的神圣职责,时时、处处用党的纯洁性要求对照自己、检点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切实把保持党的纯洁性要求贯彻到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真正成为党的纯洁性的模范引领者。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要带头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地跟党走,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带头加强道德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要带头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强化作风养成,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要带头清正廉洁,自觉同一切腐败现象做斗争。要以实际行动认真践行党的纯洁性各项要求,努力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领导者、组织者和建设者的时代重任,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七)努力提高自我修养能力,是增强中国共产党纯洁性建设成效的重要路径选择
保持纯洁性的工作,其中重要一环是加强自我修养。与外在约束相比,自我修养更具有自觉性和坚定性。我们党历来重视自身修养建设,形成了一整套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如维护党的团结、顾全革命大局、发扬党的民主、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等等。延安时期我们党有“五老”:徐特立、林伯渠、董必武、谢觉哉、吴玉章。他们具有的“竭尽忠诚,含辛茹苦,勤政为民”的精神和修养直到今日仍为世人所颂扬。90年光辉历程告诉我们,因为我们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始终自觉地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追求先进和纯洁,我们党才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才吸引亿万民众的追随,才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党现在是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380多万个基层组织的大党,党所面临的“四个考验”更加突出,所面临的“四个危险”更加凸显。加强每一个党员的自身修养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又更为紧迫。我们党总体上是纯洁、团结、有战斗力的,但也面临严峻挑战。如有的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不够,个别党员在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不同程度地有所弱化和下降等。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的纯洁性,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我们必须通过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不断提高每个党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坚持质量强党,严把“入口关”,畅通“出口关”,以党员的“细胞”健康保证党组织的“肌体”充满生机与活力。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八)强化道德建设,是保持中国共产党纯洁性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
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基础工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在井冈山时期,我们党确立了思想建党原则,要求共产党员要做勇于牺牲的模范。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要求全党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要求全党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经受住进城和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醒全党,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党员干部愈要高度重视、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江泽民同志指出,党员干部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力量对全社会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必须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还必须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模范地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努力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方针,为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做出表率。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思想道德,始终是我们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力量。新时期加强道德建设,必须通过“官德”建设与“民德”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加强“官德”建设,就是党员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精神境界,筑牢拒腐防变堤防,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高风亮节。加强“民德”建设,就是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道德风尚。
第3节
建立健全党员干部队伍纯洁机制,努力做好纯洁性永久课题
(一)立足思想理论武装,构建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机制
一是坚持理论武装,牢固坚守党员干部的精神家园。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牢固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二是坚持党性教育,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用党性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让党员干部时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三是坚持党的执政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教育党员干部时刻不忘党的执政理念,要真正在思想上把人民群众当作主人,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将执政理念贯穿于执政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转化为党的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之中,把思想纯洁落到实处。
四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境界。要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就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兴国之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教育党员干部自觉定位高尚的从政道德,自觉引导高尚的道德风向,奠定党员干部坚强党性的坚实基础。
五是坚持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切实筑牢思想纯洁的坚固防线。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主阵地作用,拓展学习内容,拓宽学习渠道,用事实讲理论,用事实讲党性,使思想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更要保证学习与教育常态化,不流于形式,形成长效机制。自我净化还必须与监督和纪律结合起来,加大监管力度,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才不会沦为空谈。
(二)立足创新组织建设,不断构建组织纯洁机制
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中体现纯洁性。必须进一步优化各级领导班子内部的工作分工、议事、决策规则和程序,形成共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必须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党委新闻发言人、党内情况通报、党员表达意见和参与党内事务等制度,营造健康有序、积极向上、民主活泼的党内政治生活环境。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对党忠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在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
二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体现纯洁性。让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践行党的纯洁性,让人民群众在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中体验党的纯洁性。优化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进一步健全党委管党建、书记抓党建责任机制,把保持党的纯洁性工作列入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三级联创”的活动内容,作为年终考核的指标,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继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使基层党组织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克服基层组织的组织生活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进一步健全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干事、有章理事。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在推进干部选拔任用科学化水平中体现纯洁性。认真落实中组部制定的《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廉洁自律为重点,加强对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考核,切忌“带病提拔”。引入竞争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建立健全机制,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化水平。注意选拔使用在谋长远、打基础上有新思路,在稳增长、转方式上有新成效,在抓改革、促开放上有新突破,在惠民生、保稳定上有新办法的干部。根据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同一地区不同发展基础的实际,制定差别化的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干部德的考核评价量化办法。严格党内民主生活制度,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及时发现与解决自身问题的纠错机制。克服纪律松弛现象,通过纪律约束,引导党员干部人人讲规矩、守纪律。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严肃查处和惩治各类腐败分子,对于各种违纪违法的腐败分子,绝不姑息,严惩法办。
四是坚持严把入口、畅通出口,在完善吐故纳新机制中体现纯洁性。严把“入口关”,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是确保党员纯洁性的第一步。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发展党员程序,积极探索发展党员的新途径,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贯彻从严治党方针,畅通“出口关”,制定不合格党员认定标准,对不合格党员进行妥善处理;对党丧失信心的党员,允许其自愿退党;对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实行劝诫退党;对落后党员,实行警示制度;对蜕化变质的党员,坚决清除出党。合理设置不符合党员标准的处置程序。采取“调查核实、支部审定、本人申辩、民主评议、上级审核、会议表决、宣布决定”等步骤进行,确保处置不合格党员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置恰当、手续完备”。
五是坚持加强管理、强化监督,在健全管理监督机制中体现纯洁性。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和纪律,规范党的组织活动,发扬党内民主,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党员干部管理和监督模式。强化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党内、党外监督机制,把对党员干部监督纳入到机制化、法治化轨道上。建立健全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阳光施政机制。凡是按照规定应当公开的内容一律公开,让党员群众全面了解和有序参与党内事务。建立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
六是坚持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在创先争优中体现纯洁性。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之中。注重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典型激励、情感激励、荣誉激励,让党员干部在“五带头”中创先争优,在张扬先进中克服不足,保持纯洁性。强化自律,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在各种诱惑面前筑牢思想防线。强化他律,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
(三)立足优化作风建设,不断构建保持作风纯洁机制
一是实事求是、务求实效,优化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完善必须与岗位工作紧密结合,扩大创先争优活动功能,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量化考核分值去衡量工作成效。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受到批评和惩戒。及时发现并坚决纠正违背求真务实的不正之风和错误做法,保证干部全面准确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使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上。
二是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优化党员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以执行为保证,使提升执行力成为各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工作态势,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组织纪律性,展现良好的党员干部队伍形象。
三是深入群众、发扬民主,优化党员干部队伍的领导作风。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广泛开展“下基层”活动,鼓励各级党员干部到发展困难多、民生难题多、社会矛盾多的地方去,面对面听取意见,接待信访,解决问题,在“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锻炼中实现自身的净化与完善。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要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克服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职责。
四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优化党员干部队伍的生活作风。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上,倡导低碳生活,体现厉行节约的精神实质,打击社会上的奢靡之气,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用于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为未来的发展留下宝贵的空间。以严格的财经制度和经济工作纪律,控制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公车耗费这三公消费,杜绝“天价政府采购”“奢华庆典”“豪华办公楼”等奢侈现象。
(四)立足制度体系建设,不断构建清正廉洁机制
一是以廉政教育为基础,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队伍自身素质。继续在教育方式、内容等方面下功夫,尤其要深化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和新任领导干部廉政培训,加强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教育,把培育廉洁理念贯穿于领导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全过程。
二是以官德考核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从政者勤政为民的实践。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损害党的纯洁的不正之风予以整肃,引导党员干部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三是以严格监督为中心,进一步发挥各渠道的监督制约作用。进一步提高监督检查实效,必须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包括网络、微博等的监督作用,创造条件、拓宽渠道方便群众监督,加强和改进各种举报工作,有效预防腐败,让党员干部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
四是以制度建设为关键,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是反腐倡廉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指导方针。在新形势下坚持这一方针,构建严密科学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就是要以前瞻性思维搞好制度规划,要以科学态度抓好制度建设,遵循制度建设规律,用科学理论指导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增强制度的严谨性、可行性、适用性、配套性,努力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五是以治党从严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对腐败分子的惩处力度。治党从严,要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坚持有案必查、违纪必究,坚决将腐败分子清除出党。推动惩防体系长效机制建设,必须严明纪律,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等各项纪律,严肃处理违反各项纪律的行为和现象,坚决查办腐败案件。
六是以营造氛围为抓手,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全区文化建设总体布局,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加强廉政文化基地建设,实施廉政文化精品工程。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反腐倡廉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面向全社会,积极营造廉洁的社会氛围。创新廉政文化建设的形式和载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形成具有宁夏特色和时代内涵的廉政文化品牌。尤其要通过舆论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弘扬正气、遵守廉政文化规则的舆论,不断巩固廉政文化阵地。
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同为世界上两个最大、执政时间最长的共产党,但是,20世纪90年代苏共垮台、苏联解体,酿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大的悲剧,给世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教训。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入研究、认真反思苏共垮台亡国的原因,对于查找我们党肌体上的病灶,诊治一些党员干部身上的“四风”问题,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