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任何概念都要用语词表达,但并非任何语词都表达概念。在现代汉语中,实词表达概念。
②。在实词中,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表达。
例如:“赛先生”与“德先生”就是指称“科学”与“民主”
③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这个问题要注意:例如“杜鹃”既可指一种叫“杜鹃”的鸟;也可以指一种叫“杜鹃”的花。在三段论推理中有时出现“四词项错误”常常就是因为在同一条件下,同一语词表达了不同的概念。
④同一个单词或词组,有时能独立地表达概念,有时不能独立地表达概念。
从理论上讲,概念是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它是确定的,而语词是语言的组成部分,它随着语种的不同,语言习惯的不同而改变,所以就形成了上述三种不一一对应的现象。
例题:指出下面语句中括号内的文字,是“法的渊源”的内涵还是外延。
“法的渊源”是(法律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法律、法令、条例、决议、命令、判例等)。
解析:概念的内涵是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回答“是什么?”
概念的外延是概念对思维对象分子范围的反映,回答“有哪些?”
答案:第一个括号内的文字,是“法的渊源”这个概念的内涵。第二个括号内的文字,是“法的渊源”这个概念的外延。
按照不同的根据,可以对概念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外延数量的不同,可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1。单独概念:是反映某一个特定事物的概念,其外延为一个单独对象。比如,“中国”、“万里长城”、“黄山”、“九寨沟”等等。
2。普遍概念:反映某一类事物的概念,其外延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比如,“大学”、“诗人”、“法学家”、“罪犯”等等。
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这一问题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集合概念:把对象作为集合体反映的概念。
2。非集合概念:不把对象作为集合体反映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集合体呢?所谓集合体就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有机整体。而所谓有机整体是指由个体量的增加过程中同时发生了质的变化的整体。因此,组成整体的个体不必然具有整体的性质。比如,由若干个体的工人组成工人阶级这一整体,而工人阶级的“先进性,革命性和大公无私”却不是每一个工人所必然具有的。
非集合体大多只表现为一类事物量的积聚,可称为类和分子的关系。一类事物的所有分子都必然具有类的性质。比如“人”这一类事物它有“张三”、“李四”、“王五”等等若干分子,而“张三”、“李四”、“王五”等等,不管是谁,都具有“人”的性质。
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也是“难点”之所在,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既可以表达集合概念,又可以表达非集合概念,一定要正确区分一个语句中某一语词到底表达的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比如:
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Ⅰ
人民享受广泛的民主和自由。Ⅱ
Ⅰ中的“人民”是集合概念,Ⅱ中的“人民”是非集合概念。道理很简单,因为“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一性质是“人民的整体”才具有的,不是每一个“个体的人民”都必然具有的。而“享受广泛的民主和自由”是每一个“个体的人民”都享有的,决非“整体的人民”才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