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德公路》是他的成名作,情节主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国溃败中乔治和两个战友的遭遇。乔治在战后一个夜晚对往事的回忆,他的被捕,两个战友对各自战马的怀念,三个人的声音彼此呼应。作者用大段篇幅和详尽的笔触描绘死马。《历史》是叙述者一天的经历:早晨出门,遇见朋友、就餐、卖旧家具、偶然发现几张旧照片和明信片、走亲戚、夜里回家,借助照片和明信片将情节引伸开,交织成一张回忆的网,以此表现纷繁杂沓的世界。把现实分割成一块块活动着的浮雕,细加描绘,有的评论称之为“照相笔法”,并预言这是文学新纪元的开端。
三、英国文学1.概述战后英国文坛,现代主义运动已随着D·H·劳伦斯、W·B·叶芝、F·伍尔夫、J·乔伊斯和M·福特等人的去世而丧失了活力。面对严峻的现实,人们无心进行过多的形式上的探索,于是传统的影响骤然增大,只有马尔科姆·劳里的《在火山底下》(1947)、戴维·琼斯的《诅咒》(1952)能把现实主义的叙事表层同神话和多重象征融合起来,体现出对人类价值的深沉思考。50年代,被称为“愤怒的青年”的文学流派异军突起,它不具备艺术探索的先锋性,却以其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自由放任的叛逆风格而拨动一代青年的心弦。
“愤怒的青年”。包括小说和戏剧两个领域,其文学成就以奥斯本的剧作为最高代表,发轫之初则是以小说名世,主要作家有约翰·韦恩和金斯利·艾米斯。韦恩的《大学的漂泊》(1953)写一个大学毕业生拉姆利以社会局外人自居,不接受高学历的人应有的职业,而去当勤杂工,走私者,以此洗刷正统教育的痕迹,与社会对抗。但他又缺乏力量和毅力,最终又使自己溶入了那个他曾竭力逃避的社会。《及时行乐》(1955)继续讲流浪汉的故事,《打死父亲》(1962)写父子冲突;而1967年发表的《小天地》则是以个人感受到的威胁和压迫为主题,其“愤怒”的情绪已比较内在了。艾米斯的《幸运的吉姆》(1954)写一个蔑视传统,自行其是,而又鲁莽,多疑,处处碰壁的年青人。《找一个像你这样的姑娘》(1960)主人公则只关心怎样才能无牵无挂地尽情作乐。艾米斯的小说对话机智,笑料俯拾即是,可读性强。
此外,约翰·布雷思的《往上爬》(1957)、《顶层的生活》,托马斯·欣德的《像拉里一样幸福》,也可归入“愤怒的青年”这一流派。
“愤怒的青年”文学流派基本上采用传统手法,但它所描绘的一个个流浪汉式的反英雄却给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提供了新的类型。
50年代中期,以传统形式和现实主义手法为主的局面有较大的改观,威廉·戈尔丁、艾丽斯·默多克、穆丽尔·斯巴克和劳伦斯·德雷尔等人在艺术形式的实验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安东尼·伯吉斯、布丽奇·布罗菲等人继续着这种探索势头。戈尔丁的《蝇王》是一部大胆创新之作,邪恶以寓言形式贯串全篇,他以实验室的手法验证了人所蕴藏的毁灭力量。《遗产继承者》则具体展示了这种毁灭,写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如何毁灭了自己的祖先。《塔尖》中的大教堂塔尖代表着纯洁、圣恩与神圣意志,却又是罪恶的标志、人类专横放肆的记录。因为建造过程中的渎圣行为比比皆是。默多克是牛津大学哲学教师,她的《在网下》把心理描写与流浪汉传奇结合在一起,《逃避巫士》和《沙堡》的风格有所变化,出现魔术、双重意义和象征色彩。
《钟》写一宗教团体的解体。作者试图表明,个人及社会的失败都起因于缺乏爱和恋爱的失败,两者都是精神失常和因循守旧的习性所造成的,而根本原因是自我中心。她认为人应当克制主观性,承认别人的存在,这样才能产生爱和谅解。她的人物大部是在环境压力下探求个性,自我意识和解脱的出路。斯巴克惯于把人物放在一个个狭小封闭的世界里,《死亡的象征》中等死的老人只有一根电话线与外界相通,神秘的电话带着超自然色彩;《安慰者》写一群因环境所迫而精神失常的人,他们彼此间不进行交流,使本来狭小的空间更具孤独感;《独身者》是一个未婚男子的小小世界。但她限制人物的活动范围,设计具有窒息感的环境还是为了刻画人物,展示人物的个性。
德雷尔在形式技巧的创新上用力最多,最着名的是四部曲《亚历山大港四重唱》,包括《杰斯丁》(1957)、《巴尔塞沙》(1958)、《蒙托列夫》(1958)和《克里亚》四部小说。其中第一、二、四部以第一人称叙述,第三部以第三人称叙述。作者对爱因斯坦空间与时间概念中的统一性极感兴趣,试图据此而从深度、广度、长度及时间四个方面创作小说。四部曲中前三部从深度、广度、长度三方面发展情节,第四部从时间方面发展。在叙述过程中,主观心理打破了客观实际时限,却似乎本身就是实际的时间。因而他对时间的处理既受了普鲁斯特等人影响,又有自己的特点。
2.威廉·戈尔丁戈尔丁(1911.9.19~)7岁就开始写诗,20岁时遵父命进牛津大学学自然科学,两年后转学文学。大学临毕业时出版了一本诗集,战争爆发后他应征入伍,当了5年海军,参加过几次大战役,包括诺曼底登陆。战争在他内心深处留下了残酷的烙印。他曾说:“经历过那些岁月的人如果还不了解,‘恶’出于人犹如‘蜜’产于蜂,那他不是瞎了眼,就是脑子出了毛病。”
这种人性恶的看法支配了他的整个创作历程。
战后他花了10年时间潜心研究希腊的文学和历史,以寻求人生的答案,同时写了4部小说,都未能问世。《蝇王》完稿后也先后被21家出版社拒绝,1954年才勉强获得出版。出版后却声誉日隆,很快被列为“当代英国文学的典范”,成为大中学生的必读书。此后他又发表了一系列小说,主要有:《继承人》(1955)、《品契·马丁》(1956)、《赢得自由》(1959)、《塔尖》(1964)、《金字塔》(1967)、《蝎神》(中短篇集1971)、《看得见的黑暗》(1979)、《过界仪式》(1980)、《纸人》(1984)。1983年,由于他的小说“用明晰的现实主义的叙述艺术和多样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神话,阐明了当今世界人类的状况”,瑞典文学院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
《蝇王》写的是一群孩子的经历。在一场未来的核战争中,他们乘飞机疏散,飞机中弹,他们掉到了一座世外桃源般的荒岛上。由于害怕“野兽”,他们分成了两派。最后,以崇尚本能的专制派压倒了讲究理智的民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