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八年冬,十七岁的程齐兴,终于小学毕业了。当时的农村,有「高小」毕业生文凭的青年,也算是个「读书人」了。
妹妹程瑶也初小毕业,明春升五年级,也是「高小生」了。当时的农村小姑娘,许多人十二三岁才启蒙,读得二三年书,芳龄及笄多就缀学,被视为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了。程瑶家庭经济条件好,她七岁上学,十岁就初小毕业,加上她资质聪敏,读初中、高中,甚至到省城读大学,她都有条件。因此许多人都说,程瑶日后一定会是北坡村的女「秀才」。
事实上,张氏、程福辉夫妇一直都打算把程瑶和程齐兴培养成为大学生,出社会干大事业,为程家光宗耀祖,根本就不希望他们一辈子在农村守家业。
程齐兴小学毕业,十七岁已长得高头大马了。程齐兴向婶婆和叔叔提出:他年纪大了,不想再读书。主要还是他知道自己资质钝,不是读书的材料,读得很辛苦,要不是妹妹程瑶的不断鼓励和帮助,他肯定会留级,甚至连高小也难毕业。程齐兴向阿婆提出,想跟福辉叔叔去学做泥木工,学一技傍身。婶婆张氏答应了他。阿婆安慰地说:
「如果你不再考读中学,就跟你福辉叔叔学艺吧!一技傍身,谋生活也容易。」
张氏早有打算:如果程齐兴能读书,就一直让他读到大学毕业,培养他成为一个有学问和身份地位的人;如果他不愿意多读书,就依程福光所说,让他跟福辉学泥木匠技术,以一技之长谋生。学得一技之长,胜过家拥万金。
抗日胜利,农村到处都在修建被战争破坏的房屋,程福辉的建筑队,在盖罢程家大院后,工程接应无暇,程齐兴就跟叔叔程福辉到外面做工学艺。
程齐兴长大已到适婚年龄,早日给他物色媳妇,却是程家的头等大事。冯存根已成亲,现在就存程福辉纳妾和程齐兴订婚两件大事了。程福辉纳妾只能暗中进行,不能打正旗号去娶人家的黄花闺秀,会留下口实,遭社会人议论,说是恃家里有几个钱,就蹧蹋人家的闺女。给程齐兴订亲,可以光明正大,可以大吹大擂。
张氏放出口风,说要给程齐兴订亲,一下子让那些媒人踏破了程家门坎。张氏稳坐钓鱼台,挑肥拣瘦,一定要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既要家身清白、家道殷实的大户,姑娘又要是贤良淑德、知书识礼的大家闺秀。条件高,也令到不少人却步。张氏吩咐程福辉,在外面走动时也要多加留意,看能否找到一个令程齐兴满意、家境较好的大家闺秀。
程齐兴读书资质不高,但学泥木工,却有过人之悟性。在叔叔程福辉的耐心教导下,他只是跟叔叔几个月,就学会了泥木工的基本知识。每当程福辉没有时间关照程齐兴时,一起盖房子的同村伍志奋,就负起照顾和教导程齐兴之责任。施工队的师傅,谁都知道程齐兴是程家大少爷、包工头程福辉的爱侄,因此,他们对程齐兴都非常敬重和关照,自然也就毫无保留地向他传授技术。
程齐兴为人憨厚,待人谦和,从不摆大少爷的架子,搬砖提灰的小工,他同样可以做。工作认真负责又能刻苦耐劳,还不到半年几个月,程齐兴就成为可单独操作的小师傅,不站角位线头,站中间跟线就绝对没有问题。
秋后,程福辉带领施工队到镇西李家村,为一家大户人家重建祖屋。这户人家只有母女俩及一位五十挂零叫康哥的长工在家。李母三十多还不到四十岁,养尊处优,拥容华贵;闺女李佩玉,及笄年华,在锦溪镇第一小学读六年级。据康哥说,李家主人李彬在县城里当大官,城里也有一头家,小老婆已生有二三名儿女。在家乡李胡氏为原配,闺女李佩玉是她独生女。李彬很少回乡,康哥说他在李家打工十余年了,还只见李彬回来过二三次。听说,李彬和胡氏有过协议,他家祖传的十多亩农田全部出租,她在农村守祖业,不必下田耕种,养育女儿李佩玉,保证她一世生活优闲。由于祖屋崩塌,李彬寄钱回来重建。
李家胡氏母女住在祖屋毗邻的另一间大屋。程福辉带领施工队到来,先要求李母给方便,借她住屋厨房做饭,李母满口答应。李家母女每日三餐都由康哥负责,跟康哥商量,好容易就得到解决。李母看到师傅们每天傍晚收工,不管住多远都要赶回家去,明天一早又要赶回来开工,就主动找程福辉说,她家还有几间横廊厢房空着,住家远的师傅可在这里住下来。程福辉一传达,许多师傅都很高兴,不但早晚可免走许多路,吃住在这里,对赶工也有利。村外有条小溪,洗澡、洗衣服也都很方便,有几个人马上决定住下来,包括北坡村的伍志奋。
程福辉手下还管有三四处小点的盖屋工程,因此每天下午还不到收工时分,他就得走,到别处了解工程进度和交代工作。开始时程齐兴也是跟着叔叔走,让他每天多走许多冤枉路。张氏曾嘱咐,不管程福辉到哪里,他都要把程齐兴带在身边。
在李家村开工后不久,程齐兴就向叔叔提出,让他跟几位师傅一起,在李家村住下来。程福辉考虑,就安排他和伍志奋几个人住在一起,并叮嘱伍志奋要细心,好好照顾程齐兴的生活和工作。伍志奋和程齐兴一直很投缘,像亲兄弟,听说程福辉同意让程齐兴留下来和他一起,他就感到很高兴。伍志奋拍着胸膛说:
「辉叔!你放心,我会看住齐兴,保证不会有事。」
「我们不在乎他能做多少工,主要是要保证安全,也不能让他过累。」
程齐兴提出在李家住下来,表面上和其他师傅一样是为了方便施工,其实他心中另有一个「秘密」:他看中了李家闺女李佩玉姑娘。
李家闺女李佩玉,十六岁,长得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眼下,李佩玉在锦溪镇读高小,由于只得二里多路,同村还有女孩子同行,所以没有在学校寄宿。她中午饭,是康哥按时送去学校,黄昏她放学就回家来吃饭。这时,已十七岁的程齐兴,情窦初开,他被李佩玉的婀娜姿色迷住了。
程齐兴注意到,李佩玉身材高佻,瓜子脸,两个滴溜溜转的眼睛,像湖水般清澈,闪动着一股慑人心魄的魅力;她娟秀斯文,月貌花容,芳馨可人。李佩玉身材发育得很好,特别是在紧身白色校服裙裹束下,酥胸是那么坚挺丰满,诱人遐思。看看李佩玉,程齐兴不期然又想起田秀梅给小娟喂奶的情景,女人的Ru房是那么令人垂涎。
程齐兴早上起得早,倚门眼送李佩玉上学去。工作时,李佩玉的倩影总在他的脑际萦回,在眼前晃动,令他痴迷。黄昏五点多钟,李佩玉放学回来,程齐兴不管站在房屋哪儿工作,他总要对李佩玉偷偷多瞅上几眼,以慰相思之苦。
李佩玉从小天资聪明,读书很用功。由于她出身书香世家,从小母亲就教她认字读书。母亲胡碧茵也读过女子中学,国学修养很好,还会作诗填词。李佩玉从小得到母亲的熏陶,不但提高了文化,她的思想感情也远远地比同龄少女丰富和成熟。
李佩玉已进入风华富丽的少艾华年。她每天放学回来,看到一大群赤身露膊施工的大男人,都会令她脸红心跳,头低低捷步走过,不敢多看一眼。但有一次,李佩玉无意间偷偷一瞅,刚好和偷瞅她的一个青年师傅迷惘的眼光碰在一起,一下牵动她敏感的神经,令她顿觉得脸红心跳,赶快低下头来,加速脚步走进屋去。进屋后,她从窗棂框外望,看到那青年人还在痴痴地看着她的门口。李佩玉想,这儿怎么还有一个这么年轻的小师傅呢!他是个脸腮丰满、体格健壮、皮肤有点黑的小青年。
此后,李佩玉多次注意到,每当她偷偷瞅那小青年时,总会碰到他那揖人心魂的迷惘眼光,李佩玉知道这个美少年,对她动了心思。不知怎的,那迷惘的眼光也总在李佩玉脑中萦回,给她留下很清晰的印象。每当想起,都会令到李佩玉心旌振荡,脸腮发烫。李佩玉大女孩,思春了!
胡氏差不多每天吃过早餐,身穿天蓝色旗袍,手托一个精巧的银水烟壶,就去巡视工地。她发现一位皮肤显得有点黧黑、高大壮实、长相丰隆俏俊的小青年,许多大师傅对他总是那么敬重和客气。李母想,他一定不是一个普通的学徒工。一打听才知道,他叫程齐兴,是大师傅程福辉的侄子,是远近闻名的程家大院的大少爷,是程家大业的当然继承人。
李母弄明白了,程齐兴来学师,是为了日后继承叔叔的衣钵。但大师傅程福辉很低调,根本不想让别人知道,程齐兴是他同宅的亲侄子。程齐兴平时同样像个普通工友,普通学师的小师傅,根本没有大少爷的派头和架子。因为,其他师傅对他总是尊尊敬敬,爱护有加,加上他最年轻,才引起李母的特别注意,一问才知道这年青人非比寻常。
李母知道程齐兴的底细后,就细心观察,看到另一位比程齐兴大不了几岁的青年人和程齐兴非常投契,像哥哥一样照顾着程齐兴的生活和工作。打听下,李母才知道,这个青年师傅叫伍志奋,和大师傅程福辉同村,他肩负着暗中照顾和保护程齐兴的特殊使命。
李母找个机会和伍志奋闲谈,进一步知道,程齐兴是抗日战争后父亲从海外带回来家乡的男孩子,是留在故乡传宗接代的根子,长辈已不打算再带他出国,那程齐兴就成为名符其实的程家下一代的当家。
李母又知道程齐兴不久前小学毕业,年方十七岁。婶婆张氏让侄孙程齐兴跟儿子程福辉身边学师,其实就是让程齐兴懂得一技之长傍身,同时到外面走走,见见世面,增长知识,懂得更多做人处世的道理。张氏嘱咐一切低调,是为了程齐兴的安全,张氏想得很周到,不能有任何闪失。
程齐兴婶婆张氏已放出风声,要为他找个门当户对的亲家,许多人上门说媒,但到现在,还没有一家能打动张氏的心。李母记住,多观察几天,她觉得程齐兴什么时候总是默默地做事,语言都不多两句,他确实是一个朴实无华的好青年。李母心中已默默地盘算着,想给女儿李佩玉,召程齐兴为婿。
李母特别细心,当她女儿李佩玉早上离家到锦溪镇上学,傍晚从学校回来,路过盖屋工地时,她发觉程齐兴总是偷偷瞅她的闺女,她知道程齐兴已看中了李佩玉。女儿李佩玉路过工地时,一群赤身露膊的大男人在工作,姑娘家害羞总是匆匆低头走过,但李母发现,闺女在进屋前,有几次回眸凝视,视线总是落在程齐兴身上,眸子总有丝丝的情意。看情况,女儿李佩玉也早已注意到程齐兴这个鹤立鸡群般的小青年。这一对少年男女,都已是一见倾心,这不疑是一种缘份。论家境,也算是门当户对。李母心中暗喜。
李母心中在盘算着,如何制造机会,让自己闺女李佩玉和程齐兴单独见见面,看看他们是否真正有缘份,以撮合他们的姻缘。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正是:
亲娘为女补情天,挑楝东床夜不眠;
佳藕天成心志遂,三生石上觅姻缘!(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