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镇。他虽然一生只念过三个月的书,但由于他勤奋好学,勤于思考,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
当时,人类还在使用古老的煤油灯,于是,爱迪生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决定制造出价钱便宜,经久耐用,而且安全方便的电灯。
他从白热灯着手试验。把一小截耐热的东西装在玻璃泡里,当电流把它烧到白热化的程度时,便由热而发光。他首先想到炭,于是就把一小截炭丝装进玻璃泡里,刚一通电可马上就断裂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爱迪生拿起断成两段的炭丝,再看看玻璃泡,过了许久,才忽然想起,“噢,也许因为这里面有空气,空气中的氧又帮助炭丝燃烧,致使它马上断掉!”于是他用自己手制的抽气机,尽可能地把玻璃泡里的空气抽掉。一通电,果然没有马上熄掉。
但8分钟后,灯还是灭了。
可不管怎么说,爱迪生终于发现:真空状态时白热灯显得非常重要,关键是炭丝,的症结就在这里。
那么应选择什么样的耐热材料好呢?
爱迪生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种耐热材料全部写下来,总共有1600种之多,然后,他和助手们试验了所有这些材料,却并没有找到一种经济、耐用的。这让爱迪生很失望,却并没有使他放弃,相反他更加努力的工作了。
经过不断的试验,后来爱迪生选择了用竹丝来作灯丝,这样就可以连续发光一千多小时。直到1906年,爱迪生又发现了效果更好的钨丝,是电灯的质量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阿苏说:“我觉得创新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正是电灯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社会,使之从此走上了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也最终发展到了我们的这个时代。”
奇哥说:“还是就事论事吧,我觉得创新总是和新的发明联系到一起,而任何一个崭新事物的出现都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而故事中的爱迪生有着明确的目标,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也正是我们需要从中学习的。”
我说:“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首先,爱迪生是自学成才的,其实,包括我们在内,都需要这种自学的意识,不断地从社会这个大课堂学习新的知识。其次,是他有创新的意识,也可理解为他有明确的创新目标。这是他的一种超前的意识,也直接导致了后来具体的行动。再次,他有很强的毅力,能够不断的尝试各种材料,这也是必须的。最后,爱迪生富有团队意识,他并不是孤军作战,而是有许多助手,通过大家的帮助,使得他能够更好的完成既定目标。
奇哥说:“好了,我也想到了一个故事。”
咚、咚、咚......一个塞尔维亚的牧羊童敲击着一把长刀的柄。刀刃埋藏在牧场的土地里,因此声音不会传到附近高高玉米地里的抢劫者耳中,但它的确传到了散布在牧场里的其他牧童耳中,他们每人都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到地面上。由于发明了这种具有独创性的通过地面来传递信号的巧妙方法,这些塞尔维亚的牧童们机智地战胜了那些在黑夜里利用玉米林偷偷爬来的罗马尼亚的偷牛贼们。
除了一个牧童以外,其他人长大后都忘记了这个通过地面传递信号的方法。但有个男孩子记着它,在二十五年后,他把由这个方法所提炼出的原理应用于实践,取得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一项发明。由此,迈克尔.皮顿-----那个出身低微的牧童,使由一种仅能在一个城市内被用来通话的设备改变为能在一个洲内通话的长距离通讯设备。
夫子说:“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创新在某些时候,其实就是某些原理的移植。很多事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我们只需要经常动脑去思考,就有可能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用到其它事物上,成为一项伟大的创新。而创新和思考的不同在于:创新导致了发明,而思考导致了发现。”
我说:“看来,我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了。”
阿苏说:“是啊,夫子已经说得那么好了。还是接着讲故事吧!”
我说:“好吧!我讲一个关于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
1736年,瓦特生于英国造船业发达的格拉斯哥城附近的格里诺克镇。因为家里穷,瓦特几乎没上过学,但在家庭的影响下,从小就懂得了不少机械制造的知识,培养了制造机械的兴趣。瓦特18岁那年进格拉斯哥城学习手艺,后来又去伦敦专门学习机械制造业。1757年,瓦特到格拉斯格大学当实验员,专门制作和修理教学仪器。大学为瓦特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实践的机会。他孜孜不倦地学习,还掌握了德文和意大利文,一有机会就向大学里的教授请教,有时还和他们争论科学技术问题。
1763年,外边送到大学里的一台蒸汽机要瓦特负责修理。瓦特和另外几个人详细地研究起来。
这台蒸汽机是一个名叫纽克曼的苏格兰铁匠发明制造的,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蒸汽机了。经过认真研究,瓦特发现纽克曼蒸汽机有许多缺陷,主要是燃料耗费太大,笨拙,应用的范围有限,只能用于矿井抽水和灌溉,瓦特决心造一台比它更好的蒸汽机。
一年之后,瓦特自己制造的蒸汽机开始点火了。但水沸腾起来之后,蒸汽机一动不动,水汽从里面冒了出来,屋子里搞得雾气腾腾,原来蒸汽机漏汽,瓦特的第一次试验失败了。
“我一定能成功!”瓦特相信自己的能力。
但是,大学里并不支持他制造蒸汽机。当时,造一台蒸汽机需要几千英镑,而瓦特一年的工资也才不过35英镑,他只好向朋友求助。一个经营铁工厂和煤厂,名叫巴克的朋友为他提供经费,给予他很多帮助。当试验眼看就要成功的时候,巴克却突然破产,瓦特又走投无路了。
“瓦特,我给你带好消息了。”正当瓦特在自己的实验室里一筹莫展的时候,好心的巴克却在四处奔走,想法为瓦特寻找支持者。
“什么好消息,快告诉我。”瓦特兴奋起来,感到事情又有希望了。
“伯明翰有一个铁器制造商,叫马太?波尔敦,他答应为你提供经费。”
“他有什么条件?”
“他将为试制蒸汽机提供一切费用,并且维持你的生活,直到这个事业获利为止。你要用蒸汽机专利权的三分之二,作为对他的补偿。”
“好,我同意了!”
瓦特很快赶到伯明翰,在那里,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在1796年制成了有分离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这种蒸汽机比纽克曼的蒸汽机有显著的优点,可节省75%的燃料。
瓦特并没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1782年,他又成功地制造了联协式蒸汽机。1784年,瓦特对它进行了改进,为它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使它能适用于各种机械的运动。
苏珊娜说:“参照夫子的故事和这个故事,我发现自学一种提高自身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方法,而一定的知识和物质则是创新的必备基础。所以,我决定以后要更加努力的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意识,说不定哪一天也成为一个大发明家呢?”说完,她抿着嘴笑了起来。
夫子说:“创新在前人几乎没有或者很少涉足的领域内开拓、进取,是极具风险性的。首先,要有很好的相关知识作为基础,才能够正确地把握方向。从前就有人妄图发明不现实的永动机,最后,落得个一无所有的悲剧下场。另外,创新的过程是一次孤单之旅,很可能没有人理解你、支持你,一定要有坚决的意志才可能一直走下去直至成功。我觉得就这点而言,瓦特已经是很幸福的了。”
这时,奇哥鼓起了巴掌,说:“欢迎阿苏给我们带来精彩的故事。”
接着,苏珊娜猛地站起身来,英姿飒爽,双手抱了抱拳,朗声道:“应各位有志青年的邀请,我只好献丑了。我给大家讲一个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故事。”
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他年轻的时候就立志要研究一种东西,能够开山裂石,方便人们修路、采矿。
于是,他便同父兄合作,先后在瑞典和俄国从事硝化甘油和其它烈性炸药的实验和制造。
经过他们刻苦的试验和研究,1866年,诺贝尔终于制造成功了一种液体炸药。这种炸药爆炸力极强,人们把它称为“诺贝尔炸油”,被全世界普遍使用。
但是,这种炸药有一个极大的弱点,就是容易引起爆炸,尤其是在长途运输过程之中,受到震动和磨擦,往往会自动引爆。这种炸药引起了很多起事故,使得人们不敢去接触它。对此,诺贝尔并不气馁,他开始着手实验一种安全的炸药,从此以后,他少言寡语,整日躲在实验室,潜心于新炸药的研制。
炸药的研制要经过无数次试验,而第一次试验都是非常危险的,稍不注意,便会发生爆炸事件。终于有一天,实验室发生爆炸,他的弟弟身亡,父亲也成了终身残疾。但这一切并没有吓倒诺贝尔,他决定坚持下去。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破坏,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
诺贝尔在船上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几百次的试验。4年以后,经过自己艰苦、认真的工作,他终于发明了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后来,诺贝尔又着手发明更具爆炸力的炸药,投入了艰苦而又复杂,而且是更加危险的试验。
经过无数次试验,诺贝尔终于制成了这种炸药,但对炸药的爆炸力缺乏正确的判断,因而进行了一次冒险的试验。这一天,他把工作人员统统赶出实验室,自己一人留在哪里,当他安装好炸药,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便上前点燃了导火线。
火星“兹兹”地冒着,导火线越来越短,诺贝尔为了仔细观察炸药的爆炸情况,一动不动地站在跟前,双眼死盯着燃烧的导火线。
“轰!”的一声,炸药爆炸了,浓烟从实验室里飞速地向外涌出。
附近的人们睁大眼睛看着,始终不见诺贝尔的身影,他们顾不得危险,纷纷向实验室奔去。
刚跑到门口,就见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从实验里跑了出来,边跑边叫道:“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我说:“创新来自思考,来自灵感,但创新更来自实践。诺贝尔是用大量的实践工作来验证火药的性能,也是在实践当中不断的完善炸药的性能。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早期大多靠思考,靠灵感,而后期更多的是看实践。有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推而广之,实践也是检验事物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真正的完善创新。”
奇哥和阿苏互相看了看,不约而同地对着夫子说:“夫子,你总结一下吧!”
夫子笑了笑,说:“还好,我有准备,不然可真的被你们两个涮了。我觉得创新需要人有发散的思维方式,他们习惯于跳出问题的本身去研究问题,而不是被问题局限住自己的想法。举两个例子:看到一把尺子,普通人会想到它是用来做什么的,而创新者会想到如果把这个尺子改造一下,它又能够做什么。普通人习惯用同样的方法做一件事情,而创新者习惯选择不同的方法。曾经有人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只有不断的变化才能进步。所以,我们也应该选择创新,用创新的思想去武装头脑,去赢得未来。”
我说:“夫子说得很好。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够学会从一些事情当中总结对自己有益的道理来,互相交流时,更能够彼此借鉴,对大家都有很大的帮助。下次该奇哥了,不知道奇哥想好题目了吗?”
奇哥说:“这样吧,下一次的主题是自信,希望大家有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