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有两章文字全同者,当是一章重出。有文字小异而章义全同者,当是孔子屡言之,而闻者各自记之。如本章凡四见,文各有异,是必孔子之丁宁反复而屡言常道之也。
先生说:不要愁别人不知我,只愁我自己的不能。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逆诈:逆,事未至而迎之。人未必以诈待我,我先逆以为其诈,是为逆诈。
不亿不信:亿者,事未见而悬揣之。人未必对我不信,我先防其或不信,是为亿不信。
抑亦先觉者:我不逆测他人之诈与不信,而他人如有诈与不信,我亦能事先觉察,是我之明。疑生于不明。我果明,自不疑。此所以为贤。己不能明,而于人多疑,是先自陷于诈与不信之列。此所以为愚也。或说:不逆不亿,以至诚待人,圣人之道。抑亦以先觉人之情伪为贤乎?此言先觉不能为贤,于本章文气不合,今不从。
先生说:不在事前逆测人诈我,不在事前揣想人对我有不信,但临事遇人有诈与不信,亦能先觉到,这不是贤人吗?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侫乎?孔子曰:非敢为侫也,疾固也。
微生亩:微生氏,亩名。或作尾生亩,又说即微生高。观其直呼孔子名而辞甚据,盖以齿尊。
栖栖:栖,栖字。栖栖,不遑宁处义。孔子历聘诸侯,所谓遑遑无所集。
为侫:侫,口给义。微生讥孔子周流不止,若专欲以言辩取信于人,若战国人以孟子为好辩。
疾固也:疾,憾义。固字有两解。一说:固执,执一而不通。孔子言我之席不暇煖,非务欲以辩取信。若知道不行而决意弃世绝物,则是己之固执,不肯多方以求道之行,我所疾在此。一说:孔子言,我之栖栖皇皇,特病世之固陋,欲行道以化之。或疑如前说,似孔子斥微生为执一,有反唇相讥之嫌。然依后说,似孔子脱口自负,语气亦多纡回,不如前说之直而婉,谦而不失其分。今从前说。
微生亩对孔子说:丘呀!你为何如此栖栖遑遑的,真要像一侫人,专以口辩取信吗?孔子对道:我不敢要做一侫人,只厌恶做一固执人而已。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骥,善马名,一日能行千里。然所以称骥,非以其力能行远,乃以其德性调良,与人意相和协。人之才德兼者,其所称必在德。然亦无无才之德。不能行远,终是弩马。性虽调良,不获骥称。
先生说:称为骥马的,并不是称它之力,乃是称它之德呀。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德报怨:此四字见《老子》书。《论语》二十篇,无及老子其人其书者,有之,惟此四字,可破后世相传孔子学于老聘之浮说。殆是当时有此语,后为《老子》书者所取,非或人引《老子》书为问。
何以报德:以德报怨,若为忠厚,然教人以伪,又导人于忍,否则将使人流于浮薄。既以德报所怨,则人之有德于我者,又将何以为报?岂怨亲平等,我心一无分别于其间。此非大伪,即是至忍,否则是浮薄无性情之真。
以直报怨:直者直道,公平无私。我虽于彼有私怨,我以公平之直道报之,不因怨而加刻,亦不因怨而反有所加厚,是即直。君子无所往而不以直道行,何为于所怨者而特曲加以私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