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耀万物之形,镜子照见万物之象,风吹出万籁之声,尺、拜量出轻重长短,圣人道出万事万物,因将自然的本质,归之为自然,一点也没有收进付出。然后有所感触的常常平静,有所顺应的,常常安逸,喜怒皆出于自然,而自己的心也出于自然。万感交集,世态纷纷,而自己的心境依然如故。
一生中没有一件事需要对别人隐瞒,这是最大的快乐。
帝尧、帝舜虽然在一生当中深知安乐行止,然而帝尧、帝舜自然有他们各自的修养。学问只要聪明睿智,众人怎么能不加以听闻思索呢?朱文公说:圣人知道安乐行止,不是逐渐积累的结果。圣人有圣人的积累,怎么是腐儒能够得知的呢?
圣人不会自恃而违反常情。
圣人没有神志不清的时候。
孟子说周文王夺取天下的事,山于燕赵的民众不高兴就不干,虽然这不是周文王的初衷,但对于时势分析得相当正确。周文王并非为有利于天下而夺取,也不是厌恶富贵而逃走,他要顺应历史的趋势去夺取,见与人们的意念相违背,自己就不便那样做了。当时拥有天下的三分之二,周武王也没有办法,倘若拥有天下的三分之三,周文王也不会罢手的。《酌》
诗说;“道养时晦,时纯熙矣,是月大介。”大势所趋和民众之心是一点也不能忽视的。商王朝根深蒂固,必须到了势力败、民心所背的极点。周王朝积累功德仁义,必须到了势雄力厚、民心所向的极点,然后才能当机立断,果然采取行动。这样就会如同瓜熟蒂落、栗热自落一样,不用花费摘取剥皮的力气。所以不但周文王的时候没有动手,就是到了周武王的时侯也没有轻举妄动,使商纷王又失了几年民心,周武王又收买了几年民心。牧誓武成夺取,费了多少口舌王!多士多方坚守,又是多么惊险;然而周武王,采取的是生摘劲剥的策略。又譬如疮疤上落下疥痂,母鸡下出鸡蛋,此时一刻也不能等待。就像周文王到周武王的时候决定不采取行动,装作把王位让给微子、其子而到南河阳城避祸,慢慢地双察时势和民心所属,属于自己则不放过,不属于自己则不去强求,安心定志,任凭其发展而已。周文王认为这是至高的德行。即使承受天下的三分之二,不使德行受到损害,如果商纣王发兵讨伐,反叛又不能够成功,周文王又该怎么样说况?虽然有成千个万个出于周文王之下的人,谁也不敢接受商王朝的国土。由此可见周文王的睿智明达,这也许就是他能够成为宜哲圣人的缘故吧。
商汤王身祭于桑林,是史书的妄谬之处。商汤王十六年遇到大旱,至二十三年祷桑林责备自己有六件事做得不对,已经干旱了七年,天才下雨,对于农事来说。冬旱不能想过三个月,夏旱不能超过十天,史书说商汤王七年之后祈祷,那么人们早都死光了,哪里还有什么圣人呢?商汤王以自己的身体来祷告说天不下雨,即将自杀,就是与民众决绝,如果不自杀,那么何以对天,商汤王的一条性命能做几次祷告呢?天虽然享受祭祀,可能够吃商汤王的身体吗?再说七年之间,年年大旱,未必不去析祷,既然年年析祷,未必没有灵验的时候,所谓商汤王六事自贵的事,不过是史料误记而已。用人的生命来祈祷,断然是没有这回事的。
伯夷见别人的帽子戴歪了,竟然望了望便走开了,为什么不告诉他把帽子戴正?柳下惠见别人袒胸露腹,竟然任由其与自己共有,为什么不告诉他把衣服穿好?因此说:不夷(伯夷)不惠(柳下惠),是君子为人处事的高尚品质。
将古代五帝(伏轙、炎帝、黄帝、尧帝、舜帝)三王(夏禹、商汤王、周文王)的精华,塑造成为一个孔子,其余成为颜回、曾参贤人子思、孟轲,而天地纯粹之气索浠一空。春秋战国时代的君主和臣子不肖妄为也正是那个时候。此后再也没有出现圣人了。大概是由于吝惜孔子和孟子的精华之气,而不肯将其全部泄露给世人的缘故吧!
白话呻吟语卷四之四
品藻如果一人独处的时候也经得起考验,幽闲自在的时候经得起考验,疲劳困倦的时候经得起考验,突如其来的时候经得起考验,惊扰聚然的时候经得起考验,独担重任的时候经得起考验,我认为这样的人一定是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