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儿难
不精通内科、妇科,不弄清小儿生理、病理的
特点,是绝不能当儿科医生的
【读经先知】篇名原意是通过医术解除儿童因疾病造成的灾难。作者依据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生理特点。对儿科常见病如痉病、疳疾、痘疮等。结合前人的观点进行论述。纠正了世人在这些病证方面的错误认识。
解儿难题词
【原文】
儿曷为乎有难?曰:天时人事为之也,难于天者一,难于人者二。天之大德曰生,曷为乎难儿也?曰:天不能不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五行之运,不能不少有所偏,在天原所以相制,在儿任其气则生,不任其气则难,虽天亦莫可如何也,此儿之难于天者也。其难于人者奈何?曰:一难于儿之父母,一难于陋之医。天下之儿皆天下父母所生,天下父母有不欲其儿之生者乎?曷为乎难于父母耶?曰:即难于父母欲其儿之生也。父母曰:人生于温,死于寒。故父母惟恐其儿之寒也。父母曰:人以食为天,饥则死。故父母惟恐其儿之饥也。天下之儿,得全其生者此也;天下之儿,或受其难者,亦此也。谚有之曰: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此发乎情,不能止乎义礼,止知以慈为慈,不知以不慈为慈,此儿之难于父母者也。天下之医,操生人之术,未有不欲天下之儿之生,未有不利天下之儿之生,天下之儿之难,未有不赖天下之医之有以生之也。然则医也者,所以补天与父母之不逮以生儿者也,曷为乎天下之儿。难于天下之医也?曰:天下若无医,则天下之儿难犹少,且难于天与父母无怨也。人受生于天与父母,即难于天与父母,又何怨乎?白天下之医愈多,斯天下之儿难愈广,以受生于天于父母之儿,而难于天下之医,能无怨乎?曷为乎医愈多,而儿之难愈广也?曰: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名也,物也,象也,数也,无所不通。而受之以谦,而后可以言医,尤必上与天地呼吸相通,下与小儿呼吸相通,而守之以诚,而后可以为医。奈何挟生人之名,为利己之术,不求岁气,不畏天和,统举四时,率投三法,毫无知识,囿于见闻,并不知察色之谓何,闻声之谓何,朝微夕甚之谓何,或轻或重之谓何,甚至一方之中,外自太阳,内至厥阴,既与发表,又与攻里;且坚执小儿纯阳之说,无论何气使然,一以寒凉为准,无论何邪为病,一以攻伐为先;谬造惊风之说,惑世诬民;妄为疳疾之丸,戕生伐性;天下之儿之难,宁有终穷乎?前代贤医,历有辨难,而未成书;瑭虽不才,愿解儿难。
【译文】
小儿为什么也会患病呢?我认为这与自然气候的异常和人为因素有关。自然气候异常的原因只一种,人为的因素有二种。大自然养育人类功德无量,怎么会使小儿患病呢?自然界按照阴阳五行的变化化生万物,但是,五行的运行也会有偏胜的时候。阴阳五行本来就足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于小儿,若能适应这些变化,身体就强健;若不能适应这些变化,就会发生疾病,哪怕是神仙也不能违背这种规律,这就是造成小儿患病的自然因紊。小儿患病的人为因素又是什么呢?一方面是其父母的调养失当,另一方面是小儿患病后碰上了庸俗无能的医生诊治不当。世上的孩子都是父母生育的,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这怎么能说小儿患病是由父母造成的呢?这是因为父母本想让自己的孩子长得健实,他们认为孩子适宜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感受了寒邪就会生病,甚至死亡,总是担心孩子受寒而让他们穿得多多的。又有些父母认为,饥饿也会患病,甚至死亡。他们怕小儿挨饿,于是给予大量肥甘厚味的食物。社会上的小孩的确有穿得暖、吃得好,身体也健康的,但更多的小儿是由于受到父母过分疼爱而发病。
俗话说:“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疼爱孩子是人之常情,这样的父母只知道过分的疼爱才叫慈爱,却不理解看起来不够疼爱,其实才是最好的慈爱这句话的道理。这就是父母导致小儿患病的原因。社会上的医生,掌握着治病救人的技能,没有哪一个医生不想治好所有小儿病,也没有哪一个医生有意去干不利于小儿健康的事情。儿童患病必须依靠医生来诊治,因为医生既能调理小儿适应自然环境,又能指导父母护理好孩子,这怎么能说小儿患病是医生造成的呢?小儿的病如果是由自然气候异常,或是因父母哺养不当所致,那没有什么可抱怨的。禀受了自然之气由父母生育的小儿,如因庸医误治导致患病,父母怎会不埋怨医生呢?有人说,假如世上没有这样的医生,小儿的病还会少些,这话也不是全无道理的。一名好的医生,会顺应自然的规律,能测知六气的偏胜,善于调理人的情绪,洞察事物的道理,对物理、气象、术数、天文无不精通,同时接待病人热情、诚恳。一名好的儿科医生,上能通晓自然界的变化,下能掌握小儿的生理变化,真心实意对待患儿。无奈的是有些医生打着治病救人的招牌,专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他们不研究五运六气的学说,不管气候的变化,用一首方剂统治四时不同的疾病,乱用汗、吐、下三法;他们知识狭窄、毫无本事,甚至连怎样进行望诊、如何进行闻诊,为什么小儿患病早晨较轻,晚上加重,为何有的小儿病轻,有的小儿病重都不知道。更为严重的是在一张处方中,既有治太阳的药,又有治厥阴的药;既用了疏散表邪的药,又用了攻下里实的药;并且固执地坚持说小儿为纯阳之体,不管小儿感受的是什么病邪,一概采用寒凉药物治疗;也不管病邪在表在里,开始就用攻下的方法;并荒谬地编造小儿惊风的理论,愚弄欺骗百姓,胡乱制成治疗小儿疳疾的药丸,伤害小儿健康和性命。像这样下去,小儿的疾病永无休止,何时才能得到安宁呢?前代名医对小儿疾病的诊治虽然也有些文字记载,却没有编成专科书籍,我虽然没有什么才华,但希望能解除小儿患病的痛苦。
小儿患病外因是六淫,内因不外是饮食所伤和胎毒。
儿科总论
【原文】
古称难治者,莫如小儿,名之日哑科。以其疾痛烦苦,不能自达;且其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稍不对证,则莫知其乡,捉风捕影,转救转剧,转去转远;惟较之成人,无七情六欲之伤,外不过六淫,内不过饮食胎毒而已。然不精于方脉妇科,透彻生化之源者,断不能作儿科也。
【译文】
古人认为最难诊治的是小儿病,小儿科又称为哑科。这是因为小儿年幼,不能将自己的痛苦陈述清楚,而且小儿脏腑娇嫩,腠理疏松,肌肤柔嫩,易受惊吓,容易感受病邪,发生转变。儿科疾病用药,稍呆腻就会导致邪气滞留,稍重就会损伤正气,用药稍不对症,病情就会变化莫测。若诊治没有把握如捕风捉影,往往使可治的轻症,转为重症,由重症转为危症而死亡。小儿病与成人比较,不同的是:小儿患病的病因没有七情六欲的伤害,外因不过是六淫。内因不外足饮食所伤和胎毒罢了。但是,如不精通内科、妇科,小彻底的弄清小儿的生理、病理的特点,是绝对不能当儿科医生的。
古人称小儿为纯阳之体,是出自炼制丹药的道家说法。
俗传儿科为纯阳辨
【原文】
古称小儿纯阳,此丹灶家言,谓其未曾破身耳,非盛阳之谓。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①者也。男子生于七,成于八;故八月生乳牙,少有知识;八岁换食牙,渐开智慧;十六而精通,可以有子;三八二十四岁真牙生(俗谓尽根牙)而精足,筋骨坚强,可以任事,盖阴气长而阳亦充矣。女子生于八,成于七;故七月生乳牙,知提携;七岁换食牙,知识开,不令与男子同席;二七十四而天癸至;三七二十一岁而真牙生,阴始足,阴足而阳充也,命之嫁。小儿岂盛阳者哉!俗谓女子知识恒早于男子者,阳进阴退故也。
【注释】
①真牙:即智齿,指生长最迟的第三臼齿,又称尽头牙,或称尽根牙。
【译文】
古人称小儿为纯阳之体,这是出自炼制丹药的道家说法,是指小儿来到成年,屑真童子,并不是说小儿阳气旺盛。小儿具有“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生理特点。古人认为男子生数为七,成数为八。所以男孩长到八个月时,开始长乳牙,对外界环境稍有感知;到了八岁时,开始更换恒齿,渐渐地扩开智慧;到了十六岁时,肾气盛,精气溢泻,具有生育的能力,可以结婚生育子女;到了二十四岁,长出智齿,而且精气旺盛,筋骨强健,能够独立承担所有的事情,这是因为此时男子精气充足,阳气也旺盛。女子生于阳数八,成阴数七。所以女孩七个月时,开始长乳齿,能摸仿成人做一些动作;七岁时开始换恒齿,知识面开始扩大,因此不要与男孩接触;到了十四岁,肾气始旺,月经初次来潮;到了二十一岁时,长出智齿,这时阴精充足,阳气旺盛,即可婚嫁了。以上是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怎么能说十四岁以下小儿阳气旺盛呢?通常说女孩比男孩孩懂事得早,这是因为男子成数为八,女子成数为七,八属阴,七为阳。阳进而阴退。
其实苦寒类药物,在小儿科是最忌的。
儿科用药论
【原文】
世人以小儿为纯阳也,故重用苦寒。夫苦寒药,儿科之大禁也。丹溪谓产妇用白芍,伐生生之气,不知儿科用苦寒,最伐生生之气也。小儿,春令也,东方也,木德也,其味酸甘,酸味人或知之,甘则人多不识。盖弦脉者,木脉也,经谓弦无胃气者死。胃气者,甘味也,木离土则死,再验之木实,则更知其所以然矣,木实惟初春之梅子,酸多甘少,其他皆甘多酸少者也。故调小儿之味,宜甘多酸少,如钱仲阳之六味丸是也。苦寒之所以不可轻用者何?炎上作苦,万物见火而化,苦能渗湿。人,倮虫也,体属湿土,湿淫固为人害,人无湿则死。故湿重者肥,湿少者瘦;小儿之湿,可尽渗哉!在用药者以为泻火,不知愈泻愈瘦,愈化愈燥。苦先人心,其化以燥也,而且重伐胃汁,直致痉厥而死者有之。小儿之火,惟壮火可减;若少火则所赖以生者,何可恣用苦寒以清之哉!故存阴退热为第一妙法,存阴退热,莫过六味之酸甘化阴也。惟湿温门中。与辛淡合用,燥火则不可也。余前序温热,虽在大人,凡用苦寒,必多用甘寒监之,惟酒客不禁。
【译文】
一般人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因而往往重用苦寒的药物。其实苦寒类药物,在小儿科是最忌的。朱丹溪说产妇用白芍会损伤生发之气,却不懂得儿科使用苦寒药物,更容易损伤小儿的生发之气。儿童犹如春天,类似木的生长特性,其味酸甘,对于木具有酸味人们或许知道,木具有甘味就鲜为人知了。一般来说,弦脉是肝木脉象,《内经》说:脉弦没有胃气的人属死脉。胃气在五行归类中,其味为甘,弦脉而无胃气就如树木离开了土一定会死的道理一样。再看树的果实,更能说明问题了,果实中仅有初春的话梅,其味酸多甘少,其它的果实都是甘多酸少的。所以治疗小儿疾病的药物,味道也应甘多酸少,象钱仲阳的六味丸就是这样的。为什么小儿病不能轻易使用苦寒药品呢?这是因为火性炎上就产生苦味,万物被火焚就化为灰烬,苦能燥湿。人类属裸体动物,形体为湿土,湿邪太过本来就会给人体带来灾害,但人若缺乏水湿也会死亡,所以痰湿过盛使人肥胖,水湿太少使人消瘦。小儿体内的水湿,怎能全部除尽呢?有些医生在用药时,认为苦寒药是泻火的,却不懂得愈泻火则机体愈瘦,愈用化湿药身体就愈干燥。因为苦味首人心经,能化燥。会严霭耗伤胃津,直致小儿痉厥而死亡的临床也不少见。对于小儿体内的火,只有壮火才可用泻火法,假如是少火那是促进小儿生长发育的,怎么能妄用苦寒药物清泻呢?因此,采用存阴退热法是最好的方法,存阴退热最好选用六味地黄丸酸甘化阴为妥。在湿温病中此法应与辛淡药物合用,对于燥热症,就不能采用此法了。我在本书前面论述温热病时已指出,即使是成人,用苦寒药时,也要配合甘寒之品以防伤阴,惟有嗜酒湿热偏重者,才不禁苦寒之品。
【组成】4味:粳米15克生石膏30克炙甘草6克知母10克
【用法】米熟汤成,弃渣温服。
【功效】清热生津,除烦止渴。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
现常用于某些流感、流脑、乙脑、肺炎、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
【注意】①发热无汗,表证未解,不宜使用。②脉浮弦而细,或沉,或口不渴,无里热征象者,不宜使用。③血虚阳浮证类白虎,宜投当归补血汤以固护浮越之阳,误用此方祸不旋踵。④阴盛格阳,投此方犹如雪上加霜,危亡立至。
小儿出现的痉病,大多是医生误治造成。
儿科风药禁
【原文】
近日行方脉者,无论四时所感为何气,一概羌、防、柴、葛。不知仲景先师,有风家禁汗,亡血家禁汗,湿家禁汗,疮家禁汗四条,皆为其血虚致痉也。然则小儿痉病,多半为医所造,皆不识六气之故。
【译文】
近来有些医生治疗四时外感病,不论是感受何种邪气,一律都用羌活、防风、柴胡、葛根等祛风药治疗。他们不明白先师张仲景提出的:表虚感受风邪的病人禁发汗,失血的病人禁发汗,感受湿邪的病人禁发汗,久患疮疡的病人禁发汗共四条禁忌症,否则就可造成血虚,导致痉厥。小儿出现的痉病,大多数也是医生误治造成的,这都是因为他们不理解六气为病的道理所致。
六气都可以导致痉症。
痉因质疑
【原文】
痉病之因,素问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此湿字,大有可疑,盖风字误传为湿字也。余少读方中行先生《痉书》,一生治病,留心痉证,觉六气皆能致痉。风为百病之长,六气莫不由风而伤人;所以痉病现证,皆风木刚强屈拗之象。湿性下行而柔;木性上行而刚;单一湿字,似难包得诸痉。且湿字与项强字即不对,中行《痉书》一十八条,除引《素问》《千金》二条,余十六条内,脉二条,证卜四条,俱无湿字证据。如脉二条:一曰: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二曰:《脉经》云: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皆风木之象,湿之反面也。余十四条:风寒致痉居其十,风家禁下一条,疮家禁汗一条,新产亡血二条,皆无所谓湿也者。即《千金》一条,曰:太阳中风,重感于寒,湿则变痉也。上下文义不续,亦不可以为据。中行注云:痉,自《素问》以来,其见于《伤寒论》者,乃叔和所述《金匮》之略也;《千金》虽有耽言,未见其精悉。可见中行亦疑之。且《千金》一书,杂乱无章,多有后人羼杂①,难以为据。《灵枢》《素问》二书,非神圣不能道。然多述于战国汉人之笔,可信者十之八、九,其不可信者一、二;如其中多有后世官名地名,岂轩岐逆料后世之语,而先言之哉?且代远年湮,不无脱简错误之处。瑭学述浅陋,不敢信此湿字,亦不敢直断其非,阙疑以俟来者。
【注释】
①羼杂:羼(音chàn忏),意为搀杂。
【译文】
痉症发作的原因,《素问》中有“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的记载。文句中这个“湿”字,值得怀疑,我考虑是“风”字错为“湿”字。我年青时,读过方中行先生的《痉书》,在一生的临床实践中,对痉证特别留意,我认为六气都可以导致痉症。风为百病之长,六气之中没有哪一气不是随着风邪而侵害人体的;各种痉病表现的临床证候,都具有风木强劲的特点。湿的本性能下行且柔润,木的本性能上行且刚劲;单纯感受湿邪似乎很难包括所有的痉病,而且湿邪也不会出现项强的征候。方中行的《痉书》有十八条,除了引用《素问》《千金》中的二条外,剩下的十六条内,描述脉象的有二条,描写症状的有十四条,都没有“湿邪”致痉的根据。例如描写脉象的两条中,一条说:痉病脉象如弓弦一样紧,从寸到尺都一样;另一条说:《脉经》认为,患痉病病人的脉象从寸到尺,都现沉伏坚硬。这二条都是风木的脉象,与湿邪濡缓的脉象正好相反。剩下的十四条,属风寒导致的痉病占了十条,另外,易感风邪禁忌下法的有一条,长期患疮疡的禁用汗法的有一条,有关新产失血的有二条。这十四条中,都与湿邪无关。
《千金》一条中,曾有太阳中风又感受寒湿,演变为痉证的记载。但这一条中上下文义不相连续,何况《千金》这部书内容杂乱无章,有很多地方都有后人掺杂的内容,很难用它作湿邪致痉的依据。方中行注释说:痉病最早见于《素问》,后来出现在《伤寒论》之中,这是王叔和从《金匮要略》中择录的。《千金》虽然有痉病的病名,但描述的症状既不全面又不精确,这可以看出方中行先生对此也抱怀疑态度。《内经》这部著作,不是博学多识的人不可能通晓它的含义,何况这部书是由战国时期及汉代的人写成的,其中可信的有十之八、九,不可信的仍然有十之一、二。例如书中出现过许多后世的官名和地名,难道是黄帝歧伯能事先知道后代会有这些官名、地名而先记载下来吗?况且这本书年代久远,不可能没有缺漏或错误的地方。我的学识浅陋。虽不敢相信湿邪可导致痉病,但也不敢断定湿邪不可能导致痉病,于是将这个疑点提出来,希望后学的人进一步探讨。
似乎只有“风”字,才可以概括各种痉症的病因。
湿痉或问
【原文】
或问子疑《素问》痉因于湿,而又谓六淫之邪皆能致痉,亦复有湿痉一条,岂不自相矛盾乎?曰:吾所疑者诸字皆字,似湿之一字,不能包括诸痉,惟风可以该括。一也;再者湿性柔,不能致强,初起之湿痉,必兼风而后成也。且俗名痉为惊风,原有急慢二条。所谓急者,一感即痉者,先痉而后病;所谓慢者,病久而致痉者也。一感即痉者,只要认证真,用药确,一二帖即愈,易治也。病久而痉者,非伤脾阳,肝木来乘;即伤胃汁肝阴,肝风鸱张,一虚寒,一虚热,为难治也。吾见湿因致痉,先病后痉者多,如夏月小儿暑湿泄泻暴注,一昼夜百数十行,下多亡阴,肝乘致痉之类,霍乱最能致痉,皆先病后痉者也。当合之杂说中《风论》一条参看。以卒得痉病而论,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邪,皆因风而入。以久病致痉而论,其强直背反瘛痰①之状,皆肝风内动为之也。似风之一字,可以包得诸痉。要知痉者筋病也,知痉之为筋病,思过半矣。
【注释】
①瘛疯:瘛,筋脉拘急而缩;疭,筋脉缓疯而伸。手足伸缩交替,抽动不已,称为瘛疭。
【译文】
或许有人问我,既然怀疑《素问》湿邪导致痉病的观点,却又说六淫之邪,都可能致痉病,书中还有一条是论述湿痉的,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我得说明的是,我所怀疑的是条文中的“诸”字和“皆”字,好象只一个“湿”字,不能概括各种痉病的原因,只有风才可以概括,这是其一。另外,湿的本性柔润,不会出现僵直的痉病,就是初发的湿痉,也一定是合并风邪之后,才会形成痉病。而且俗称痉病为惊风,惊风本来就有急惊风,慢惊风。所谓急惊风,是指感受外邪后,立即出现抽搐、痉厥的病症;所谓慢惊风,是指久病后才出现抽搐、惊厥的病症。急惊风只要认证准确,用药正确,服一、二付就可治愈。慢惊风,有的是久病损伤了脾阳,肝木乘脾土所致,有的是胃阴和肝阴被劫,导致肝风鸱张,一属虚寒、一属虚热,所以难治。我所诊治因湿邪导致的痉病,多是先患病然后转成痉症。例如,夏天小儿感受了暑湿病邪,出现泄泻暴作,一昼夜可达百次或几十次。泄下太过,则耗伤阴津,肝木来乘脾土发为痉症。上吐下泻的霍乱症,也往往导致痉病,这些都是先患其它的病,后来又致痉症的情况,应当结合杂说篇中风论的条文参看。就突发的痉病来说,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邪都随风邪而侵入人体。对因久病导致痉症的病人来说,患者出现强直,角弓反张,手足搐搦的症状,都是由于肝风内动所出现的临床表现。似乎只有“风”字,才可以概括各种痉症的病因。痉证是筋脉的病变,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对痉症的诊治就弄懂一大半了。
六淫之邪导致痉病是实症。
痉有寒热虚实四大纲论
【原文】
六淫致痉,实证也;产妇亡血,病久致痉,风家误下,温病误汗,疮家发汗者,虚痉也。风寒、风湿致痉者,寒证也;风温、风热、风暑、燥火致痉者,热痉也(按此皆瘛证属火,后世统谓之痉矣,后另有论)。俗称慢脾风①者,虚寒痉也;本论后述本脏自病者,虚热痉地。(亦系瘛证)。
【注释】
①慢脾风:指小儿由于吐泻过度,正气虚弱,出现手足蠕动、四肢厥冷,面唇青紫,额头出汗,神各谵语等症,尿慢脾风。
【译文】
六淫之邪导致痉病是实症。产妇失血,久病致痉,外感风邪误用下药,温病误用辛温发汗,患疮疡日久又误用发汗等等所致的痉病,都是虚症。因感受风寒、风湿之邪导致的痉症属寒痉;因感受风温、风热、风暑、燥火等邪气而导致的痉症属热痉。通常说的慢脾风,属虚寒型痉病,本书后面记述的本脏自身病而导致的痉症,属虚热痉。
在出现呕吐和泄泻时首先要防止发生痉症,而不是等其发作后再制定止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