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张士诚还在犹豫着是否降元的时候,从金陵又传来噩耗,张士德不屈身亡了。
原来张士德早就有死心,当时在长江边不过是为了传书信给张士诚才忍辱多活几日。到了金陵之后,他不愿意朱元璋利用自己来要挟张士诚,于是继续绝食。不过几日,死在金陵驿馆中。
张士德死后,金陵方面朱元璋仍然下令以王礼厚葬,一面又预防张士诚发兵报仇,暗地里调集兵马拱卫金陵一线不表。
却说消息传到苏州张士诚处,张士诚当时心痛的大叫一声,哭昏了过去。要知道他兄弟两个自小感情最深,自“十八扁担起义”以来,张士德就是他的谋主,东吴军核心地段人物。如今张士德绝食身死,就仿佛是生生砍断了张士诚一条胳膊一般,他怎能不痛苦?
旁边左右七手八脚的将他救护过来,张士诚一醒来,“哇”的一声吐出一口血,嚎叫道:“三弟呀,为兄一定要替你报仇雪恨!来人,来人,点齐兵马,寡人要御驾亲征,杀向金陵,非杀了朱重八为我三弟报仇雪恨!”
张士德本来在军中威信甚高,他绝食身死的消息传来后,不少的将士暗中都为其惋惜。又听到张士诚这般下令,一个个当时就马上要准备点兵杀向金陵,一时苏州城里群情悲愤,军马上下都想着如何替张士德报仇。
这时唯有一人跪倒在地磕头祈求道:“望吴王三思,百万之众,数千里的基业,主不可一怒而兴师呀!”
张士诚低头一看,说话的人正是大司空李伯升,若是换在平时,他对李伯升基本上是言听计从。可是今日,张士诚仇恨满胸,一心只想着替自己兄弟报仇,哪里还顾得那么多。
他红着眼睛对李伯升说道:“伯升,你且下去,暂且留守苏州,寡人自帅大军与那朱重八决一死战!”
“吴王,不可呀,万万不可”,李伯升几乎是哭着爬上来抱住了张士诚小腿,“还请吴王看看三王临终时带来的书信,三王用兵如神,尚且不是朱元璋的对手。如今大王一怒之下贸然兴师,只怕是凶多吉少呀,大王可曾还记得三国时刘备为关羽报仇的典故么……”
“那你要寡人怎么样!”张士诚红着眼睛吼道,“难道你要寡人只是干坐着任凭朱重八将我等兄弟一个个赶尽杀绝?!”
说着张士诚像是一个小孩一样,痛苦的的蹲坐在地上,无力的抱头痛哭道:“刘备与关羽,不过是异姓的结拜兄弟,刘备尚且还能为关羽兴兵报仇。可是寡人与三弟,那可是一母同生的亲兄弟,可是却不能为他报仇雪恨,我,我,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吴王心情,我能理解”,李伯升也是“十八扁担”中的结义一员,他陪着张士诚坐下,“三王死的可怜,可是这个仇肯定是要报的。但是不能急于一时鲁莽行事,如今朱元璋正在兵锋上,几乎是所向无敌,我军接连丧城失地,精锐尽失。若是此时发兵,非但不能替三王报仇雪恨,要是连我们这点最后的人马都丧失了,日后还如何为三王报仇雪恨呐?”
李伯升说的有理,张士诚只是不甘心的问道:“那又如何?大不了一死罢了,难道本王只能干坐着吗?”
“主公休要着急,主公且看三王留下来的信。三王说的对呀,当今之计,万不可自己乱了阵脚。如今朱元璋兵凶将勇,单凭我军一家之力已经不是对手了。不如依照三王遗愿,降了朝廷,然后与天完军修好,一起进攻朱元璋。如此金陵可图,三王的大仇也才有希望报。”
李伯升以张士德遗愿劝说,张士诚这个时候也只能听得进张士德的遗愿了。好半天他才下定决心说道:“降吧,降吧,只要能报的了我三弟的仇,我们降元吧,具体怎么做就由伯升你看着办吧。”
李伯升得了张士诚同意,第二日便派人携带书信找到元庭江浙平章达什帖木儿处,表示东吴军愿意全军归顺朝廷,请他代为转奏天子。消息传到元顺帝处,元庭上下正为江南糜烂头疼,派了多少大军悍将都无济于事。如今张士诚自己说愿意投降朝廷了,顺帝自然是欢喜异常,立即着人封张士诚为太尉,其余东吴军众将都各自有赏赐不表。
却说金陵这边本来还一直防备着张士诚,却不想东吴军这边一点动作都没有,只是传来消息说是张士诚全军投降元朝了。现在正与元军积极协商,说是要合兵一处直取金陵,众将闻之都在私下纷纷议论,加上最近张士德绝食死在金陵,众人都以为张士诚借元兵复仇的可能性很大。
朱元璋闻讯笑道:“张九四这个盐贩子,他最是反复无常,这家伙狡猾的很,怎么可能真心投降元军呢?他不过是最近被我们打怕了,连谋主张士德都被我们所擒,只在不得以了才找了这么一个靠山想威胁与我们。可是我是这么好被他威胁的吗?真是笑话!”
朱元璋料定张士诚从此无能于江南,搁下他那头不管,又继续与冯、李众人商议下一步的用兵计划。正在讨论的时候,外边有兵士进来禀报,说是南下的青衣军元帅张明鉴攻下扬州城,赶走元军守将镇南王孛罗普化。在扬州城中达斯屠城,如今偌大的一个繁华扬州,城中被杀的一片狼藉,据说最后只剩下了十八户人家。
众将闻言心中都不寒而栗,冯国用叹息道:“这个青衣军做的太过分了,以前我们攻取和阳的时候还打过他们的旗号。如今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玷污了义军的形象,令人发指,主公我们不可做事不顾呀!”
朱元璋愤起道:“我等起兵,无非是为了拯救黎民百姓,如今张明鉴的青衣军荼毒一方,实在是太过分了,各位将军,哪位愿意替我走一趟,替天行道,为扬州的老百姓们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