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安排让刘邦非常不满,你小子是不是爷们,当初咱咋商量的,说好的关中王呢?你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给别人了,把我当啥了?给块好地也行啊,就给那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有你这么玩的吗?这不扬沙子吗?咱还是下伙伴吗?以后还能愉快地玩耍吗?
盛怒之下的刘邦,脑子也不清醒了,就打算带着手下这些人去和项羽去拼命。兄弟们,走和我揍项羽去!不清醒的不仅是刘邦,樊哙、周勃、灌婴这些人也跟着叫嚣,弄死那个丧良心的,忒不仗义了!
这个时候萧何说话了,nozuonodie啊!
刘邦一听,你个臭知识分子,唧唧歪歪地说啥呢!
萧何就给他翻译,不作死就不会死啊,好死不如赖活着!
刘邦一听不愿意了,怎么的,我就没好了是不是,非死不可!
萧何不仅不慢地说,你能打过项羽吗?你手下的人有项羽多吗?你和他去拼命,那不就作死呢吗?王二小放羊,你不往好草上赶!你要是去汉中,咱甭管那咋样,好歹你也是汉王。咱现在该做的就是忍辱负重,咱得装孙子,让项羽对咱们放松警惕。到了汉中之后,咱们安抚百姓,招揽贤才,韬光养晦,只要时机一到,咱们马上挥师东出,先灭了章邯、司马欣这几个货。占据了关中,咱就有资本和他叫嚣了,到时候谁强谁弱还不好说呢!再说了,你去过汉中吗?你去过巴蜀吗?别人云亦云,他们说不好,你就觉得不好。我告诉你,巴蜀那绝对是个好地方,地势险要,那绝对是天汉。到了那天高皇帝远,关起门来咱自己就是大爷!他项羽想管咱们得管得了啊?他想打咱们,能进来再说吧!
刘邦这个人有一个优点,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听进别人的意见。
所谓“听人劝,吃饱饭”。刘邦觉得萧何的话很在理,啥也不说,任命萧何为丞相,准备到汉中去赴任了。
公元前206年也就是汉元年四月,随着分赃大会的结束,项羽东归,各诸侯也都各自就国去了。项羽派了三万人跟随刘邦去汉中,楚国以及各诸侯的国人因为仰慕刘邦,而随从入蜀的有好几万人,这其中就包括后来的韩王信,当然这个时候他叫韩信,只不过不是后来的淮阴侯韩信。
项羽所派兵马,加上慕名来头的这些人,再加上刘邦手下原本的十万兵马,此时刘邦那绝对是混拽了。
混拽归混拽,此去巴蜀刘邦还是忧心忡忡。虽说自己好歹也是汉王了,但是偏远艰险的蜀地,终归不是自己想要的。刘邦之前也没去过巴蜀,那个时候也没有度娘,刘邦无人可问,大家觉得巴蜀偏远,他也觉得巴蜀就应该是个蛮荒之地,那的人没准还穿着小草裙,茹毛饮血呢!要是真那样的话,那里肯定没有美女了,这才是最愁人的事啊!吃的、喝的差不多都行,要是没有美女那谁受得了啊,我这汉王当的还有啥意思啊?
还有一件让刘邦惆怅的事,张良不能跟他去。张良原本是韩国贵族,后来韩王成复国,张良当了韩国司徒。刘邦入关的时候,韩王把张良借给了刘邦。现在诸侯都去封地了,刘邦也得把张良还给人家了。刘邦虽然是无赖,但也不能硬赖着不给啊,况且人家张良自己也想留在韩国。
在刘邦入蜀之前,张良将刘邦送到了褒中。褒中在今天的汉中附近,由此入蜀只有一条栈道。张良告诉刘邦,入蜀之后烧毁栈道,一来防止章邯这货偷袭你,再则也告诉项羽,老子就在巴蜀待着了,这辈子不出来了。
在当时的刘邦看来,这大概是张良的临别赠言了,日后是否有机会再见,或者何时再见已经很难说了。好兄弟,亲密战友,就此别过了。
好在刘邦没啥文化,否则非得憋出“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温柔,沙扬娜拉”这样肉麻的诗来!
虽然没有这样基情的送别,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刘邦都听从了张良的建议。满怀着愤怒、失落的心情,烧毁了栈道,进入了汉中。
要说人的欲望那是在一点点地滋生,最开始可能你想要的很简单,但是当你达到了,就开始期盼更高的。刘邦就是这样,当初造反是为了活命,之后想谋个好的位置,现在当了汉王,开始惦记天下了。
刘邦的手下,大多也都是楚地人,跟随刘邦出来,有一部分当初是为了活命,但绝大多数还是希望能够混出点名堂来的。现在可倒好,好处没得到,还抛家舍业的跑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了。到处都是山,哪有家好啊!
不过,话说回来,此时的刘邦好歹也是汉中王了,怎么的那也是一方诸侯。巴蜀之地就算再穷也穷不到你刘邦,金钱美女还是有的。当然了,好处不能独吞,福不能一个人独享,尤其刘邦此刻想要争夺天下,自然不能小家子气了。我现在是汉中王了,手下这些出生入死的兄弟不能亏待了啊,稳定人心是最重要的!
因此,初登汉王宝座之后,刘邦马上大封功臣。萧何已经做了丞相,不做其他封赏。曹参从起兵开始,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战功无数。刘邦被楚怀王封为武安侯的时候,就已经封曹参为建成君,现在自己称王了,曹参自然晋爵一级,被封为建成候,拜为将军。
大将周勃原本就是一个吹鼓手,从沛县起兵开始,就一直追随刘邦,战功不比曹参少,尤其在攻打武关、峣关的关键当口立下战功,此次被刘邦封为威武候,拜为将军。单从这个名号来看,就知道这是一员猛将。
樊哙更不用说了,这是刘邦手下的急先锋。攻城略地都冲在最前面,第一个登上城的也常常是他,从起兵开始到现在,战功赫赫,此次被封为临武侯。
郦食其的弟弟郦商,刘邦西进高阳邑时归附刘邦,一路下来也没少立功。不过,资历尚浅,和其他人比起来,还不足封侯,此次被封为信成君。至于郦食其原本就是谋士,除了在高阳邑给刘邦送了份大礼之外,目前没什么功劳,依旧沿袭之前广野君的封号。
夏侯婴这原本就是刘邦的老哥们,从起家开始,也是脑袋别裤腰带上,一路南征北讨。因为之前当过司机的优势,一直在刘邦队伍里统帅兵车,和现在的装甲部队差不多。虽然从来没能独当一面,但作为协同作战的人员,功劳也确实没少立。包括和章邯战于东阿,和杨熊军遭遇,攻打蓝田大营等等,这一次夏侯婴被封为昭平侯。
大将灌婴,也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日后成为重要的骑兵将领。只不过,灌婴追随刘邦的时间并不长,在项梁死后,刘邦被楚怀王任命为砀郡郡长的时候,灌婴才来到刘邦的阵营。一路随刘邦西进,到进入咸阳的时候,被刘邦封为昌文君。只不过,也是资历尚浅,此次没有封侯,直到刘邦还定三秦,出临晋关大败殷王司马昂,并击败前来征讨的楚国大将龙且后,才被封为昌文侯。
大将靳歙,这是一员不逊于樊哙的猛将。当初刘邦西进攻打开封的时候,靳歙一战斩首五十七人,俘虏七十三人,被刘邦封为临平君。攻打蓝田大营的时候,斩车司马两人,骑长一人,普通士兵斩首二十八人,俘虏五十七人。从战绩来看,绝对是个生猛的角色,此次被封为建武侯。
对大将的封赏算是安定人心,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我刘老三不是不仗义的人,我吃肉绝地不会只让你们喝汤的。
从此次分封也可以看出,刘邦与项羽的不同之处。这一次分封完全是以功劳论高低,并没有掺杂个人的情感好恶。论亲疏远近,刘邦和卢绾最好,但卢绾无功,刘邦连一个爵位名号都没有给他。萧何和刘邦关系也很好,但他也没有战功,此时还没有显现出他的重要性,因此我可以让你当丞相,但并不给你爵位。
这也是刘邦的聪明之处,还没到凭自己好恶做事情的时候,还没到以亲疏远近论关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稳定人心,人心稳了才能死心塌地的追随于我。
此种公平起见的分封,确实拢住了人心。但你所能拢住的只是将领们,毕竟现在蛋糕太小,不可能利益均沾,能得到好处的是有限的,而没能得到的,此时面对传说中艰险的巴蜀之地开始动摇了。
当刘邦到达都城南郑的时候,士兵们思归心切,陆续开始有人逃跑。刘邦也懒得管这些,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人各有志,随他去吧!终于有一天,手下人说萧何跑了。刘邦不信,谁都能跑,萧何绝对不会跑的,他怎么会背弃我呢!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刘邦的心里真的没底,毕竟现在萧何没影了。刘邦的心里很难过,张良走了,要是萧何再离开,那自己真的如同被砍了左右手一样,甭说夺取天下了,这个汉王能当多久都不好说。不过,在刘邦的心底,还有着那么一丝期望,他就在那等啊,盼啊,望眼欲穿。一直等了一两天,萧何终于回来了。
见到萧何,刘邦的心里那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虽然内心深处是高兴的,但还是不动声色,必须让你知道厉害,要不我多没面子啊,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那能行吗!于是板着脸对萧何说,你都丞相了,你为啥跑啊?
萧何说,我没跑啊,我去追逃跑的人了!
刘邦就问他,谁啊,这么大谱,值得你丞相亲自去追?
萧何说,是韩信!